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目的 探讨IL 8、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sVCAM 1 )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 )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动态分析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血浆IL 8、sICAM 1及sVCAM 1水平的变化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4+细胞 ;体外半固体培养CFU GM集落及血细胞计数法观察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 ①在动员过程中 ,外周血IL 8[(2 4 7.4± 84.2 ) μg L]、sICAM 1 [(530 .3± 2 86 .1 ) μg L]及sVCAM 1[(575 .3± 350 .4) μg L]含量均较动员前和正常人显著升高 (P <0 .0 1 ) ;②患者外周血中IL 8、sVCAM 1水平与CD3 4+细胞和CFU GM集落数呈正相关 (P <0 .0 0 1 )。结论 在自体干细胞动员过程中 ,血浆IL 8和sVCAM 1的含量与患者CD3 4+细胞数和CFU GM集落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 ,分析这些生物因子的变化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2.
目的 结合文献总结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因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SA)产生导致原发植入失败,再次行二次移植并获得成功的罕见病例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行两次子供母haplo-HSC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接受第一次子供母haplo-HSCT,因移植后...  相似文献   
683.
1950-2006年成都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林  吴德彬  胡强  林寰  奚川  刘万凤 《疾病监测》2007,22(7):468-470
目的 分析成都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趋势,探讨疫情回升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方法 收集成都市1950-2006年狂犬病疫情报告资料和2005-2006年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成都市狂犬病曾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流行高峰,以后1992-2004年长达13年无本地病例报告,2005年以来疫情重现并快速回升.全市90%的行政辖区有病例报告,但辖区东部的5、6个郊区县多发(78.17%),农村居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夏秋季相对多发,农村地区犬只是主要传染源,100%病例暴露后未接受规范处置.结论 农村地区犬只动物疫情流行和暴露后处置不规范导致人间疫情回升,疫情可能会持续一定时间,因此,要建立防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4.
目的 通过对1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积累有益经验.方法 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方案(试行)》开展监测工作,发现的每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从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广东省共网络直报1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中包括2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未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和其他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结论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筛查和发现重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5.
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呈世界性分布,其中以北欧和东南亚地区最为突出。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猪链球菌以来,世界各地均发生因感染猪链球菌而导致大量猪死亡的报道,特别是在养猪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荷兰和英国。因此,该病严重影响了各国养猪业的发展。直到1968年,Perch等在丹麦首次报道了猪链球菌感染人的病例之后,相继又在欧洲、亚洲、澳大利亚、拉丁美洲等部分国家发现猪链球菌感染人的病例。统计数字表明,截止1989年,世界发生人-猪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病例共108例。近几年来,人一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86.
吴德萍  刘智程  赵凯  吴德 《中国康复》2024,39(5):280-285
目的:探讨辅助坐站转移训练对重度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改善重度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重度脑瘫儿童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目标导向性训练 (GDT),研究组在GDT的基础上加用辅助坐站转移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时对2组儿童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评估(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和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MFM)中视觉追踪(A区)和上肢关节活动(B区)和坐位能力(LSS)进行评估;比较2组儿童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GMFM-88(A区与B区)、FMFM(A区与B区)及LS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2组患儿GMFM-A区、GMFM-B区、FMFM-A区、FMFM-B区及LSS评分结果显示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158.406、326.724、462.387、698.547、177.029,均P<0.01)。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GMFM-A区、GMFM- B区、FMFM-A区、FMFM-B区及L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评分(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L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照组在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和FMFM中A区与B区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坐站转移训练可以提高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坐位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87.
目的观察以氟达拉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惰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临床耐受性。方法予133例惰性淋巴瘤患者氟达拉宾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或氟达拉宾联合米托蒽醌及地塞米松(FMD方案)治疗2~6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初治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55.6%(25例),部分缓解(PR)率为42.2% (19例),总体有效(OR)率为97.8%(44例)。复发难治患者的CR、PR和OR率分别为48.9%(43例)、40.9% (36例)和89.8%(79例)。完成2~4个疗程者的CR率为24%~47%,完成5~7个疗程者的CR率达59%~100%。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以氟达拉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8.
目的研究亚砷酸(ATO)体外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凋亡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髂后上棘穿刺获得MSC,体外培养传代,取第3代细胞鉴定后进行实验。纯化的MSC与1、5、10μmol/L的ATO共孵育,分别在6、12、24h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TO可致MSC形态明显改变;不同浓度ATO对MSC作用24h可见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FCM检测表明,ATO可诱导MSC凋亡,该作用随ATO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结论ATO可在体外诱导MSC凋亡,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89.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690.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且被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病患者。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泊芬净组(32例)静脉滴注卡泊芬净(d170mg,d2起50mg/d);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静脉滴注脂质体两性霉素BE3mg/(kg·d)]。两组治疗时间持续至中性粒细胞恢复和症状消失后5d,或者疗程大于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60例患者接受评估,卡泊芬净组32例,总有效率65.6%,不良反应率25.0%;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总有效率67.9%,不良反应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卡泊芬净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相当,但耐受性较脂质体两性霉素B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