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577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2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确认新等位基因HLA-B*0740、DRB1*1449;DRB1*1609的血清学表型。方法:应用标准NIH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进行新等位基因血清学分型。结果:新等位基因HLA-B*0740、DRB1*1449、DRB1*1609的核苷酸序列与它们相应的同源等位基因不同,造成相应编码氨基酸残基差异,但是它们的血清学特异性仍为B7、DR14和DR16。结论:上述HLA新等位基因具有免疫学表型。  相似文献   
62.
IgA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免疫病理病变的特殊肾病,在中国肾小球疾病中占30%~40%[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单纯尿检异常至水肿、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上我们发现该病并非初始所理解的预后良好,许多患者治疗不及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步入慢性肾衰尿毒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快捷的叠鞘石斛产地加工方法。方法:以多糖、香豆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叠鞘石斛的切片阴干法、切片烘干法、燀蒸法、传统产地加工法及清水浸泡法、NaOH浸泡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综合评分结果由高到低为:切片烘干法>燀蒸法>NaOH浸泡法>清水浸泡法>传统产地加工法>切片阴干法。结论:切片烘干法和燀蒸法可应用在叠鞘石斛的产地加工中。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DR患者24例(41眼),行PRP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PRP治疗前后患眼的中心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与黄斑形态改变,探讨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DR患者PRP治疗后3个月的中心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0.52 ±0.28、(257.55±124.30)μm,与治疗前的0.57±0.32、(241.15±103.43)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P=0.22;t=-1.00,P=0.33).mfERG N波4、5环及P1波3、5环的反应密度较PRP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69、2.23、2.40,均为P<0.05),但各波潜伏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均为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与mfERG的测量结果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PRP治疗虽然没有引起DR患者中心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但导致了邻近未接受光凝区域的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mfERG反应密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经络刮疗配合针刺治疗对腰痛患者VAS及M-JOA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腰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刮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平卧5 min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刮疗组采用经络刮疗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评分(VAS评分)及下腰痛评分(M-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第1天治疗后刮疗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7天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刮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络刮疗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改善腰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皮质和海马骨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并对脑组织皮质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皮质和海马MPO活性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提取物(20、40、80mg·kg-1)均可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升高的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脑组织升高的皮质和海马MPO活性;改善脑组织皮质的缺血性改变。结论: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7.
李艳红  盛敏杰  吴强  庄槿 《上海医药》2008,29(3):136-139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单盲筛选出白内障病人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天以及用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差异显著,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炎症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与文摘(EMbase.com)和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比较DLKP和PKP在治疗圆锥角膜方面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与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对照研究14项(3137只眼),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项,非随机对照试验8项。在这11项研究中,结果显示,在术后视力方面,DLKP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达0.5及1.0以上的眼数较PKP组少,且DLKP组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数较PKP组更偏向于近视,而术后散光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在保护角膜内皮方面,DLKP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多于PKP组;在移植排斥反应方面,DLKP组术后总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PKP低,尤其是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DLKP组基本不发生。结论:根据目前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尽管PKP在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DLKP术后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和内皮衰竭的几率低,安全性更高。因此,DLKP为治疗轻、中度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69.
李艳红  盛敏杰  吴强  庄槿 《眼科研究》2007,25(12):975-977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筛选出白内障患者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d、用药后第3、7、14d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70.
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为今后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模型基础。方法:将24只新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将模型组小鼠于生后第7d置于750mL/L氧浓度环境,生后第12d返回正常空气中;正常组小鼠始终置于正常空气环境喂养。至小鼠生后第17d进行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视网膜铺片以及眼球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结果显示视网膜中央区域呈无灌注缺血,另外视网膜血管有迂曲扩张、荧光渗漏等异常表现。眼球连续切片发现模型组小鼠突出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48.65±6.24个/片/眼,而正常组小鼠平均为0.38±0.21个/片/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诱导的视网膜缺血模型可成功诱导小鼠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作为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