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42.
考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要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实现知识考试向能力和素质考试的转变。经过2年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多元考试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自主化、高效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对Graves病患者的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及有关评定量表评分,并以放射免疫法,对40例患者测定IgG、IgA、IgM及C3、C4、IL-2、I1-6与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结果病例组IgG、IgA及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3、C4及IL-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分与IgG、IgA及IL-6呈明显正相关,与IL-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因为IgA及IL-6是疾病的危险因子,C4及IL-2是疾病的保护因子,所以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可以通过Gra-ves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而影响疾病. 相似文献
44.
吴建红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16):66-67
通过MRI海马结构体积测量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颞叶癫痫(TLE)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都可以测出海马结构萎缩,病种不同萎缩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5.
46.
吴建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2):29-30
现存有关平胃散的最早记载,见于周应所《简要济众方》卷5,主治胃气不和。后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中,其主治病症更完备明确。“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情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又有与前药味相同而量不同的对金饮子(厚朴、苍术、甘草各二两,陈皮半斤),“治诸疾,无不愈。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自然荣卫调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孕产妇HIV感染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降低HIV的母婴传播。方法对2011年来院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结果共检测8 442例孕产妇,发现3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0.36‰。结论为了控制HIV在母婴间的传播和蔓延,对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常规开展HIV抗体筛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