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0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乙肝表面抗体衰减人群细胞免疫状态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状态和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卢湾区和松江区随机抽取600名既往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将其中HBsAg、抗-HBc阴性且抗-HBs<10 mIU/mL的293名对象作为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组,抗-HBs ≥ 10 mIU/mL的307名对象作为人群对照组,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乙肝表面抗体衰减组中随机抽取30名对象作为实验研究组,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按照1:1配对原则,从人群对照组中随机抽取30名抗-HBs>100 mIU/mL、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对象作为阳性对照组,检测IFN-γ和IL-4。[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免疫年限(OR=2.01)、牙科治疗史(OR=1.55)和婚姻状况(OR=13.17)与人群乙肝表面抗体衰减存在密切联系。细胞免疫检测提示,乙肝表面抗体衰减实验研究组对象的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4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乙肝表面抗体衰减者清除HB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可能和体液免疫一样均处于弱化状态,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应该是今后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前后的呼吸道防控措施对流感病毒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流感监测哨点数据,比较分析COVID⁃19流行前后的流感样病例(ILI)就诊百分比、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和暴发疫情的变化。结果2020年COVID⁃19流行后ILI就诊百分比明显高于2017—2019年同期。2020年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显著低于2017—2019年流感病毒平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359.07,P<0.001)。2020年暴发疫情数显著少于2017—2019年。结论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可有效地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和流感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上海市2020年1月20日 — 3月24日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进行疫情特征和防控情况分析,掌握本市疫情时空扩散特征、传播和变动的空间差异及与落实的防控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  通过整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疫情通告和COVID-19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收集汇总病例的年龄、性别、确诊日期、感染来源等,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市COVID-19确诊病例的疫情扩散特征和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  结果  上海市COVID-19确诊病例中,18~40岁青年人感染的比重较大,占39.03 %(169/433);疫情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次缓慢上升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升速放缓阶段、维持“0”报告阶段和再次缓慢上升阶段;各阶段各类COVID-19确诊病例的报告和上海市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密不可分;本市疫情扩散比最高为0.5022,各区在不同疫情发展阶段,疫情扩散比均表现为不同形态;总体而言,上海市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结论   上海市疫情已进入新的防控阶段,应根据国外COVID-19疫情形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境外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64.
分析现行传染病监测系统的现况和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综合监测系统,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预警和多渠道预警.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别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和灰色模型GM(1,1)(grey model,GM(1,1))对上海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2005-2008年上海市手足口病的月发病率和年发病率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并使用2009年的实际年发病率验证两种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模型预测2011-2012年的发病率。结果 针对手足口病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2005-2008年的拟合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1.06%和10.54%;对2009年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9.30%和6.51%。采用ARIMA模型对2011年和2012年的年发病率预测为255.32/10万和294.59/10万。结论 ARIMA模型对上海市手足口病的预测效果要优于灰色模型GM(1,1),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预测结果对该病的防治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6.
通过我国政府各管理部门官方网站获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及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等相关信息,用Excel数据透视表对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检测能力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在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3457个机构中,同时通过资质认定(CMA)和实验室认可(CNAS)的82个(2.4%);82个认证认可实验室开展寄生虫/寄生虫病检测的有47个(57.3%),获批的寄生虫检测项目/参数共607项,室均检测项目数7.4项。以检测对象分,疾病控制类463项(76.3%)、生活饮用水51项(8.4%)、食品47项(7.7%)和实验动物46项(7.6%)。同时具有与人体寄生虫病直接相关的疾病控制类、生活饮用水和食品等3类样品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只有7个(14.9%,7/47);以检测方法分,病原学方法检查的有403项(66.4%),免疫学方法检测的有178项(29.3%),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6项(4.3%)。同时具有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有11个(23.4%,11/47);607个检测项目中,在用的检测依据共计75个。使用国标和行标的项目数为437项(72.0%),使用非标的项目数为170项(28.0%);非标项目中,有可用标准但未使用的为89项(52.4%)。提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获得认证认可的实验室数量较少,室均检测项目数尚不足以覆盖常见寄生虫,有可用标准但未使用的检测项目较多。有必要加强认证认可实验室的建立和能力提升的指导、培训和能力验证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的寄生虫(病)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7.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经粪-口途径传播.目前国际上将HEV主要划分为4个基因型[1].该病毒可引起散发,也能引起暴发流行.我国新疆1986-1988年曾发生戊肝暴发流行,为水源性传播,经研究证实为基因I型HEV[2].近年我国戊肝患者有持续上升趋势,在我国14个省市的戊肝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基因Ⅳ型HEV,上海市在散发急性戊肝患者中分离的HEV亦属于Ⅳ型[3-4].  相似文献   
68.
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疾病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开展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并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2009年5-9月上海市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9年5月25日上海市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11月19日24时,上海市共报告1656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对最初315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输入性为主(296例,93.97%),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139例,44.13%)和美国(43例,13.65%)。病例的发现主要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口岸检疫、发热门诊和集中医学观察点4种途径,发病对象年龄段以10~29岁青少年为主(64.73%),有性别差异(P=0.003)。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共5224人次,包括20名医务人员,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甲流在上海社区间暴发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69.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流行病学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 观察本市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和流行病学效果 ,分析不同年龄组甲肝疫苗接种的经济效益。  [方法 ] 以整群随机分组方法观察接种组与对照组甲肝发病率 ,检测部分易感者的免后抗体水平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各年龄组效益费用比 (BCR)和净成本效益比 (NB)。  [结果 ] 对照组发现甲型肝炎 2 2例 ,接种组未发现甲肝病人 ,保护率为 10 0 %。免后 3个月抗体阳转率为 94% ,抗体滴度随时间缓慢下降 ,至 6 0个月抗体阳转率为 41.74% ,但仍有很好保护效果。甲肝疫苗接种后成本效益比值 ,5岁以下年龄组BCR均小于 1,10~ 39岁年龄组BCR均大于 1,其中 2 0~ 2 9岁组经济效益最高。  [结论 ] 本市预防接种甲肝疫苗能获得正效益 ,10~ 39岁组是首选接种人群 ,其中 2 0~ 2 9岁是重点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时间序列,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1990-2006年乙型肝炎成为本市人员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本市人员急性病毒性肝炎存在冬春季发病小高峰;地区分布以崇明县最高;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9.58%;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结论]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防治重点,应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