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病人早期经血清高尔基蛋白73(GP73)、铁蛋白(SF)、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病人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GP73、SF、AFP三项指标,对三项指标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作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三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观察组病人GP73、SF、AF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73、SF、AFP水平高均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GP73、SF、AFP指标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9.44%、66.67%、70.83%,特异性分别为96.67%、91.67%、95.00%。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8.61%,高于单独检测;特异性为83.33%,低于单独检测。结论GP73、SF、AFP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与单项检测相比,三项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门急诊检验实习是医学检验实习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与医护、患者良好沟通交流能力。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社会窗口,门急诊检验具有检验项目种类多、工作繁琐、必须及时准确快速出具检验报告等特点。该院肿瘤医院门急诊检验合并在一个部门,同时担负区内几所高校医学检验本科和专科临床生产实习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对医学检验实习生全面岗前教育、良好医德医风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历练、针对肿瘤病患特征做好关爱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培训、现代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使用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讨,以期通过转变传统培养模式,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医学检验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全面医学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D4 C86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人群对HIV-Ⅰ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广西HIV-Ⅰ型感染者(HIV-Ⅰ感染组)和102例同期同地区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法,检测CD4基因C868T位点(rs28919570C/T)多态性,对rs28919570C/T基因多态性和广西人群对HIV-Ⅰ的易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统计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s28919570 C/T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广西人群HIV-Ⅰ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基因型相比,CT及TT基因型和HIV-Ⅰ感染风险均无相关性(P0.05),且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多态性与广西HIV-Ⅰ感染者性别差异有关。结论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HIV-Ⅰ感染风险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首次入院并进行肝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19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将其成MVI组(108例)和非MVI组(82例)。采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肿瘤最大直径的价值。结果:MVI组BMI低于非MVI组,吸烟占比、甲胎蛋白(AFP)≥400 ng/ml占比均高于非MVI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非MV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是肝癌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最大直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3(95%CI:0.574,0.732,P<0.000 1)。结论: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吸烟史、BMI降低、高AFP、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存在微血管侵犯的可能性大。肿瘤最大直径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罗敏琪  张宏斌  朱远航  吴君荣 《新医学》2009,40(10):651-65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80例肝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指标分为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肝肾综合征组及肝癌组,各70例,同时取同期7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肝病组及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各组两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时期肝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而肝癌组仅高于肝硬化代偿组。在各肝病组中,仅肝肾综合征组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他肝病组的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肝癌组、肝肾综合征组的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明显高于血清肌酐异常率(P〈0.05-0.01)。结论:随着肝病病程的进展,血清胱抑素C水平逐渐升高,反映出其肾损害越发明显,监测该指标对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