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检测miR-34a-5p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体外增殖及其靶基因Notch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HaCaT细胞体外培养,优化转染浓度,分为4组进行转染:miR-34a-5p 模拟物组(minic 组),阴性对照组(NC组),miR-34a-5p 抑制物组(inhibitor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RT-qPCR检测Notch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48小时minic 组、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39.7%和15.7%,minic 组、inhibitor组与NC组(2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HaCaT细胞转染后,minic 组和inhibitor组Notch1表达量分别为2.78±1.30和0.37±0.46,与NC组(1.0±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4a-5p促进HaCaT细胞体外增殖,机制可能与Notch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2.
李旭  吴卫东  金涛  刘俊 《腹部外科》2005,18(3):149-150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好发部位、常见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探讨提高其生存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7月~2004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学证实的3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结果全组31例中有21例(68%)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全组病例AJCC分期,Ⅰ期4例,Ⅱ期1例,Ⅲ期15例,Ⅳ期11例。13例行肿瘤根治术,其1年生存率91.7%,3年生存率47%,5年生存率23.4%,中位生存时间31.7月;18例行姑息性手术的存活均未超过1年,中位生存时间4.6月。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症状无特异性,早期不易发现,确诊多已晚期。内镜和胃肠造影检查是有效的确诊手段。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早期诊断率,可以提高肿瘤根治率,进而可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不到位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强化医防合作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0年5-7月在北京、广东、贵州和新疆共选取8个县区招募235例转诊到位和226例转诊不到位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OR=1.63;95%CI:1.06~2.51)、患者在就诊地居住<1年(OR=3.05;95%CI:1.36~6.86)、患者在就诊期间自付费用超过家庭人均年收入的60%(OR=1.94;95%CI:1.25~3.02)、转诊医生未向患者开具转诊单(OR=2.61;95%CI:1.69~4.04)、患者怀疑或不清楚结防机构提供的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OR=2.00;95%CI:1.29~3.11)、患者不知道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位置(OR=3.04;95%CI:1.64~5.63)和患者转诊所需的时间>80 min(OR=2.71;95%CI:1.63~4.51)是转诊不到位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为提高转诊到位率,非结防机构要多关注女性和流动人口患者,切实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并规范转诊程序,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加大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并提供便民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检测姊妹染色体凝集和分离相关蛋白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SMC)1、SMC3、分离酶(Separase)和保全素(Securin)在煤焦沥青致BEAS-2B癌变细胞中的变化,探讨其在煤焦沥青接触者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中温煤焦沥青烟提取物作为诱导剂,建立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恶性转化模型,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细胞爬片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改变.以二甲亚砜(DMSO)溶剂组和未染毒的正常传代的BEAS-2B细胞为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比较,煤焦沥青烟提取物诱导转化细胞中,SMC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煤焦沥青烟诱导组SMC3和Separas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基因:SMC3:2.54±0.20、Separase:2.42±0.22,蛋白:SMC3:0.27±0.02、Separase:0.25±0.02),Secu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基因:0.30±0.04,蛋白:0.17±0.01),与其他两组(DMSO溶剂对照组:基因:SMC3:1.13±0.12、Separase:1.00±0.04、Securin:0.90±0.11,蛋白:SMC3:0.10±0.03、Separase:0.18±0.02、Securin:0.22±0.02;正常对照组:基因:SMC3:1.00±0.11、Separase:1.00±0.08、Securin:1.00±0.11,蛋白:SMC3:0.09±0.01、Separase:0.18±0.01、Securin:0.23±0.0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煤焦沥青致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凝集和分离相关蛋白SMC3和Separase升高,Securin表达水平降低,参与了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分析术中和术后情况,了解该术式在老年病人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6例64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疝48例(斜疝34例,直疝10例,股疝4例),双侧腹股沟疝8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11)个月。结果:56例中完成经腹腹膜前(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补片植入术26例,完全腹膜外(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补片植入术30例。平均手术时间TAPP(78±14)min,TEP(64±1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1.8)d;术后并发症依次为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37.5%(21/56)、慢性疼痛28.6%(16/56)和血清肿21.4%(12/56)。术后复发率1.8%(1/56)。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在老年病人的使用中,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2011年1~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样本419例,用胶体金和ELISA法检测RV抗原,阳性样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G、P基因型分型。结果 419例腹泻患儿,RV阳性率为24.3%(102/419),主要感染对象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2.2%)。对100份RV阳性样本进行G/P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G1和G9型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26%,其次为G2型(19%)和G3型(11%);混合G型感染占7%,其中首次检到G4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3例;未能G分型达11%。P基因型以P[8]为主占55%,其次为P[4](21%)和P[6](16%);P型混合感染占6%;2例(2%)未能分型。最主要的G/P基因型组合依次为G1P[8](25%),G2P[4](18%),G9P[8](13%)、G9P[6](11%)和G3P[8](11%)。结论 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流行基因型多样,G9型和G2型明显上升,值得高度关注。持续监测优显重要。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糜烂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活动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79例维族、128例汉族不同程度(Ⅰ、Ⅱ、Ⅲ度)宫颈糜烂病人和29例维族、41例汉族正常对照进行血清HSV-1型和HSV-2型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上述病例和对照宫颈分泌物中HSV-DNA。结果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病人HSV-1IgM阳性率(活动感染率)分别为27.8%和26.8%,正常对照维、汉族分别为20.7%和21.9%,民族间、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以及不同程度糜烂组间HSV-1活动感染率差异无显著(P>0.05)。维、汉族病例组HSV-2活动感染率分别为36.7%和32.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8%和9.8%(P<0.05),而维、汉族间不同程度糜烂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维、汉族病例组HSV-2原发感染率为16.5%和13.3%,宫颈分泌物HSV-DNA检出率维、汉族病例组分别为36.0%和3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8%和7.3%(P<0.05)。在病例组中,其HSV-DNA检出率随糜烂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新疆维、汉族妇女宫颈糜烂的产生和HSV-2活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8.
Kaposi肉瘤组织内人类疱疹病毒8型的K15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Kaposi肉瘤组织中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K15等位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初步探讨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与不同HHV-8 K15等位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对收集的27例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病毒DNA抽提,并使用巢式PCR扩增K15基因片段,然后测序并确定其等位基因型.结果 27例Kaposi肉瘤中有22例HHV-8感染为阳性,阳性率为81.48%,其中4例艾滋病-Kaposi肉瘤患者HHV-8感染均为阳性,感染率100%;在分析的22例HHV-8病毒株中,20例为P型,2例为M型;4例艾滋病-Kaposi肉瘤患者感染的均为P型HHV-8,2例M型感染者均为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结论 Kaposi肉瘤组织内HHV-8的K15等位基因型主要是P型,也存在部分M型HHV-8感染者.4例艾滋病-Kaposi肉瘤患者感染的HHV-8均为P型.  相似文献   
6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全区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2001—20 10年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样本人群应用痰检、X线和PPD试验等检查手段,筛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果 2000年全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463.65/10万,菌阳患病率为252.23/10万,涂阳患病率为159.50/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了42.7%、23.3%和33.8%,年均递降率分别为5.4%、2.6%、4.1%。结核病死亡率为38.10/10万,肺结核死亡率为34.64/10万,分别较1990年下降33.3%和37.5%。结核病疫情南疆高于北疆,农村高于城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结论 新疆自治区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今后应当继续加大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力度,继续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为工作重点,在大力加强化疗管理,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的同时,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率。  相似文献   
70.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实施优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优生干预措施,观察其对降低出生缺陷的效果。方法: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以农村人口为主的3个县中,各抽取经济条件中等的3个乡,对1998年3月~1998年 12月妊娠的5 100例孕妇进行优生干预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被调查孕妇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27‰(55/4882),经过优生干预后实际分娩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99‰(34/4 861),P<0.05。在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缺陷居首位。结论:优生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在以后的优生干预措施中,适当增加宫内感染的检测手段以及服用叶酸类制剂药物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