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miR-34a对HEK293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iR-34a模拟物(模拟物组)和miR-34a抑制剂(抑制剂组)分别转染HEK293细胞,并设空白对照(对照组)。采用定量PCR检测miR-34a、p53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p53表达的变化,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34a对自噬相关基因(Atg6/beclin1、sestrin2、FoxO3等)的可能作用。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模拟物组miR-34a表达显著上调(P<0.05),抑制剂组miR-34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34a模拟物可显著抑制HEK293细胞LC3Ⅱ蛋白的表达(P<0.05),而miR-34a抑制剂则显著上调HEK293细胞LC3Ⅱ蛋白的表达(P<0.05)。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各组p53mRNA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tg6/beclin1、sestrin2、FoxO3等自噬相关基因是miR-34a潜在的靶基因。结论miR-34a能抑制HEK293的自噬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通过筛选脑心通胶囊Q-markers,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建立脑心通的整体质控方法。方法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找到多批次脑心通胶囊的特异性成分,运用基于BATMAN-TCM网络药理学计算平台构建"Q-markers-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并进行生物学信息注释。进一步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质控Q-markers的分析方法。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将桑皮苷A、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芒柄花素和丹参酮IIA 9种成分初步确定为脑心通胶囊整体质控的Q-markers。通过靶点网络构建和拓扑学分析结果推测,Q-markers主要作用于PTGIS、PTGS2、CHRNA10、ENPP1和ADORA2A 5个关键靶点。针对Q-markers建立的UPLC质控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试验RSD均3%。结论基于多元统计,网络药理学和UPLC多成分定量测定技术的Q-markers辨析方法,可以初步建立有效成分群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对比DP、E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10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DP组(n=58)和EP组(n=44)。DP组静脉注射多西紫杉醇75mg/m2,dl;静脉滴注顺铂75mg/m2,d1~4;EP组静脉滴注依托泊苷0.1g/d,d1~5;顺铂用法同上。两组28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化疗前后常规给予止呕类药物及对症治疗。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DP组、E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和29.55%,DP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P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DP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EP组治疗后。结论DP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率、生存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直径3.0 mm空心钉、钛缆与新型垫片组成的新型张力带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岁(21~79岁),患者的受伤机制均为滑倒跪地伤。结果:手术时间57~197 min(平均89 min),术后不需外固定,术后2周加强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随访时间为7~31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5周)。Bostman评分20~30分(平均27分),其中优10例,良11例。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的新型张力带系统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练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40岁,因"左肩部肿瘤术后10年,再次发现包块"入院。患者自述,1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肩部包块,触之有压痛,于当地医院门诊行肿物切除术,病检报告:"神经纤维瘤",2010年再次发现左肩部包块,触之压痛,就诊某医院,切除肿物,报告"恶性肿瘤"。6个月前此部位再次发现包块,触之压痛,就诊我院。专科情况,查体:于左肩部可及一约5.0 cm×2.0 cm×2.0 cm大小包块,质软、表面光滑、界限欠清楚、移动度差,触之有压痛。彩超提示:左肩部低回声团块。全麻下行左肩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肩部可见8. 相似文献
37.
从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Swingle)C.Jeffery根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另2个新的葫芦烷型失碳三萜酸罗汉果酸丙(siraiticacidC)和罗汉果酸丁(siraiticacidD)。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 经ox-LDL、氯吡格雷、PKC-θ siRNA干预后,使用液体闪烁计数检测人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率变化,使用RT-PCR及Westbotting方法检测CD36、SR-A、PKC-θ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ox-LDL干预后,人巨噬细胞载脂蛋白A-I和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下调,而巨噬细胞CD36、SR-A、PKC-θ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氯吡格雷干预后,ox-LDL诱导的人巨噬细胞CD36、SR-A、PKC-θ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用si-RNA干扰PKC-θ表达后,提示PKC-θ参与氯吡格雷抑制ox-LDL诱导的人巨噬细胞CD36、SR-A基因的表达.结论 提示氯吡格雷通过PKC-θ-依赖的途径,下调CD36、SR-A的表达,促进人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基因芯片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医学诊断技术的重要进展,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大规模、高度平行、自动化的研究基因表达的变化。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的技术原理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人钠/二羧基转运蛋白1在肾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肾组织钠/二羧基转运蛋白1(hNaDC1)表达变化与肾结石发病的的关系.方法85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和低枸橼酸尿结石组.并设50例对照为非结石患者.采用RT-PCR及Northem印迹法检测其中部分肾结石患者肾组织的hNaDC1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hNaDCl蛋白表达的变化;常规生化方法测定血、尿枸橼酸、草酸等生化指标.结果低枸橼酸尿结石组结石复发率(36.1%),显著高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16.3%,P<0.01).hNaDC1mRNA在正常肾组织中有表达,分布于近端肾小管刷状缘;低枸橼酸尿结石患者hNaDC1mRNA/18sRNA比值(0.65±0.21)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11,P<0.01);而尿枸橼酸正常结石患者(0.4±0.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枸橼酸尿结石组hNaDC1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P<0.01),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枸橼酸尿结石组尿pH值、尿钠水平显著低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和对照组;尿钙、尿草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肾组织hNaDC1表达上调可能是低枸橼酸尿的重要原因,与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