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鼠胃癌MF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MFC胃癌皮下接种模型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丝裂霉素组(MMC,每周注射2次,每次0.7mg/kg)、AG组(150mg·kg-1·d-1)和MMC加AG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法,持续14d;停药后24h处死动物。应用Greiss反应法测定荷瘤动物血浆中一氧化氮(NO)量;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AG显著降低荷瘤小鼠血浆中NO的合成,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47.1%,与对照组比较,P<0.01。AG组的肿瘤细胞PCNA表达值为25.2±3.6,MMC加AG组为22.0±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0±3.6(P<0.01);但凋亡指数未见下降,电镜下亦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AG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NO的产生而抑制肿瘤生长,但并未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13.
<正>本组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35~76岁,平均56.3岁。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2~3个月回院复查,经"T"管窦道行泛影葡胺造影。结果发现胆总管内充盈缺损。遂收入院行胆道镜探查术。患者取平卧位,肌注杜冷丁生效后,取出胆总管内"T"管。强力碘消毒管口周围皮肤。胆道镜插入窦道,进入胆总管。探查发现胆总管内壁粗糙,大量絮状物附于内壁。胆总管内可见脱落的Hem-o-lok和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胆道镜确认无残余结石后,窦道内留置引流管。24h后拔除。患者如无不适可当天出院。  相似文献   
14.
由于脾动静脉与胰腺解剖关系密切,以致远端胰腺切除保脾难度增大,而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保脾技术则手术风险更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在总结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保脾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胆总管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优点,手术操作的技术关键,手术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对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间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24例患者以及同期行腹腔镜T管引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结果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03±8.46)、(49.83±7.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13±4.26)、(16.23±5.25)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16±0.46)与(2.02±0.19)d、术后补液量分别为(8.05±2.73)与(11.56±4.72)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3±1.76)与(13.85±4.09)d、住院费用分别为(11 393±283)与(15 836±296)元,带管时间分别为(6.45±2.15)与(73.68±9.15)d。一期缝合组的平均带管时间较T管引流组缩短(67.23±7)d。以上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4例术后2~3 d发生胆汁漏,经保守治疗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到2年,无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一期缝合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术中确保胆道无残余结石和胆总管下端通畅是开展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前提条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操作技术要点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发现胰腺占位2 d”于2018年4月11日入住本院。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睡眠及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既往史:18年前因右足拇指恶性黑色素瘤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切除右足拇指及瘤体,6年前行化疗半年,控制良好;15年前因甲状腺囊肿行甲状腺全切,平素口服优甲乐100μg/d;糖尿病史4~5年,空腹血糖14~15 mmol/L,餐后血糖20 mmol/L以上,平素皮下注射甘舒霖早晚各26单位,血糖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以“皮肤、巩膜黄染20 d”为主诉,于2016年12月6日来本院肝胆胰脾外科治疗,伴尿色加深,近期体质量减轻约5 kg。吸烟史50余年,20支/d;饮酒史50余年,350 g/d。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明显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4.29×109/L,红细胞3.96×1012/L,血红蛋白119 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7年4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并发症的有无分为无并发症组(n=11)和并发症组(n=136)。收集其可能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供体因素(年龄、供受体血型是否相符),受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MELD评分、AST、ALT、Alb、PLT、Hb、纤维蛋白原、TBil、肌酐、PLT/Alb比值(P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术中因素(包括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术后因素(包括术后即时、12 h、24 h、48 h、72 h AST和ALT)。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t=-3.86,P=0.002)、Alb(t=2.19,P=0.049)、PLT(Z=467.00,P=0.039)、PAR(Z=500.00,P=0.068)、纤维蛋白原(t=1.80,P=0.096)、TBil(Z=-1.98,P=0.047)、术前AST(Z=417.00,P=0.015)、术前ALT(Z=501.50,P=0.070)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R及术前AST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84,95%可信区间:1.03~14.34,P0.05;比值比=0.25,95%可信区间:0.07~0.94,P0.05)。147例患者根据PAR大小可分为高PAR组(≥3×109/g,n=55)及低PAR组(3×109/g,n=92),PAR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有关(χ2=2.87,P=0.090;χ2=3.54,P=0.060);根据术前AST水平分为术前AST正常组(40U/L,n=93)及术前AST异常组(≥40 U/L,n=54),术前AST水平则对胸腔积液有影响(χ2=3.03,P=0.082)。结论纤维蛋白原、PLT、Alb、TBil、PAR、MELD评分、术前AST及ALT对肝移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有影响,其中PAR和术前AST是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肝移植受体在术前应充分评估,重视PAR水平,并有针对性的给予干预,以达到最终改善预后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氨基胍对小鼠移植性胃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皮下接种MFC胃癌细胞株小鼠的抑瘤作用,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50只皮下接种MFC胃癌细胞株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接种后24 h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丝裂霉素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0.7 mg•kg-1,MMC组)、小剂量AG组(50 mg•kg-1•d-1,AGL组)、大剂量AG组(150 mg•kg-1•d-1,AGH组)、丝裂霉素与AG联合给药组(MMC 每周注射2次,每次0.7 mg•kg-1,AGH150 mg•kg-1•d-1, MMC+AGH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2周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应用Greiss反应法测定荷瘤动物血浆中NO含量;HE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别计数微血管密度(MVD)、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率,分析它们与AG抑瘤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52.9%,AGH组为47.1%。联合用药组MVD为(8.8±2.6)%,AGH组为(21.2±1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VEGF阳性率为(2.1±1.4)%,AGH组为(4.8±1.6)%,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用药组iNOS阳性率为(2.4±1.1)%,AGH组为(3.8±0.9)%,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血浆中NO含量为(46.6±2.3)μmol•L-1,AGH组为(12.9±2.0)μmol•L-1,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AG通过抑制iNOS活性,减少NO的生成,阻断其效应途径及VEGF的产生,抑制肿瘤血管增殖,导致肿瘤坏死增加,且对化疗药物起协同作用。亦从肿瘤间质血管方面间接证实了VEGF和iNOS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7岁,1周前出现上腹部胀痛,无发热,1 d前疼痛加重,剧烈,继而波及全腹,以右下腹明显,2014年12月10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大量胆汁性液体,不除外消化道穿孔,遂上沿切口,共吸出胆汁性液体约500 ml,升结肠系膜、右侧腹膜均呈墨绿色,打开侧腹膜,见胆汁性渗出液及坏死组织,探查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见肠壁完整无穿孔。胆囊、肝十二指肠韧带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