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73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直肠)超声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3例宫颈癌患者在化疗、放疗、术前、术后应用超声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宫颈原位癌与早浸癌无明显超声特征,术前仍以临床细胞学与阴道镜取活体病理确诊。宫颈浸润癌有超声特征,即血流信号随着分级提高而增加,而血流阻力指数随之降低。经放、化疗治疗后,血流信号减少,血流阻力指数增高。结论超声在宫颈浸润癌诊治中有一定作用,是临床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掌握果洛州1990年-2004年,淋病发病情况,制定适合牧区特点的防治方案,对近15年来淋病月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州共报告淋病425例,年均总发病率为22.20/10万,1991年发病最多为45.79/10万;久治县病例最多为69.98/10万;冬春季为发病高峰;(15~45)岁病例最多占发病总数的87.53%.淋病在我州流行与高危人群增加,人们自我防护意识差有关,提示加强宣传教育、洁身自好、净化社会环境是防治淋病蔓延流行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3.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超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术前超声特征,以便帮助临床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患者24例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良性浆液性囊腺瘤39例及交界性囊腺瘤49例作对照。结果24例卵巢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中,良性18例,交界性5例,癌变1例。肿瘤单侧22例(91.67%),15例(62.50%)为单房,平均直径7.40cm。10/18例(55.56%)良性浆液性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内出现乳头或实性部分,与交界性囊腺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实性区仅1/10(10%)例可检测到血流信号,与交界性囊腺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结论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单侧多见,单房多见,半数以上可见囊内乳头或肿瘤囊实性,但乳头或实性区一般少血流,且血流阻力指数一般〉0.50。一旦乳头或实性区血流信号丰富,或者阻力指数〈0.50,应警惕肿瘤交界性或癌变。  相似文献   
64.
自1997-2008年共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4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首先手术清除病灶内的死骨及坏死组织,油纱填压五天后,创口敞开,后应用消漏散换药,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5.十年随访复发仅7例,大大改变了骨髓炎临床治疗难、易复发的观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66.
应用含有未知肿瘤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可能是难以获得高特异性抗肿瘤McAb的原因之一。我们从卵巢上皮癌患者腹水中提取免疫复合物(IC),并将其解离为抗体和抗原(OC_(41))免疫荧光证实,解离出的自身抗体与卵巢癌相关;而解离出  相似文献   
67.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超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超声特征、诊断标准。方法 全部病例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对照。结果 10 例患者年龄35 ~71 岁,平均年龄566 岁。双侧卵巢正常或稍大,盆腹腔包块较大,腹水阳性。结论 EPSPC 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应重视它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8.
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近5年来应用腹部与阴道超声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技术,对疑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检测,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超声诊断问题。我们对1993年10月至1998年4月因子宫肌瘤住院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共728例,其中粘膜下肌瘤51例,平均年龄44±65岁。本组粘膜下肌瘤中,阴道不规则出血43例,伴有贫血39例,血色素最低值43g。使用Acuson128XP/10OB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腹部凸阵宽频多晶体探头,频率为35MHz。与阴道斜面探头,角度90°,频率为50MHz。患者憋尿适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及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及恩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单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ECC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同时选择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红斑指数(EI)和黑素指数(MI)进行检测,评价两组治疗对皮肤屏障的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屏障指标比较:两组TEWL、EI、MI均出现明显上升,角质层含水量则明显下降,研究组TEWL、EI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MI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ECCA权重评分比较:两组均随着治疗次数的叠加ECCA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但是每个时间节点上两组之间ECCA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分别有6例(7.5%)和17例(21.2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明显降低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皮肤ECCA,且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改善效果愈加明显,治疗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TEWL、EI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联用胶原敷贴料可保护皮肤屏障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对MI和ECCA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医补消法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早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子宫肌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超声联合补消组,每组50例,超声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联合补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补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肌瘤直径、体积、血流分级及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治疗疗效,统计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肌瘤直径、体积、血流分级及FSH、LH、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超声联合补消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低于超声组(P均0.05);超声联合补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0.05),随访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超声组(P0.05)。结论中医补消法可有效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早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有利于减少患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