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性传播疾病(STD).由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高而成为性病预防工作的难题,迄今尚无预防复发及阻止诱发恶变的有效方法.笔者用自制中草药制剂净肤液治疗尖锐湿疣,发现净肤液可明显降低CA复发率,提高患者免疫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鼻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MRI特点,为临床分期、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67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且经病理证实的首诊鼻咽癌患者的MRI资料,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以及与T分期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转移性淋巴结各区分布如下:Ib区20例(1.9%),IIa区604例(56.6%),IIb区883例(82.8%),III区330例(30.9%),Ⅳ区78例(7.3%),Va区162例(15.2%),Vb区49例(4.6%),咽后967例(90.6%),跳跃性转移仅9例(0.84%)。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鼻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咽后和II区最常见,均为首站淋巴结;I区转移率极低;跳跃性转移罕见。区域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53.
刘丽  陈宁  朱婷芳  吕君 《全科护理》2014,(16):1521-1522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ICU见习的护理本科学生60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Sandwich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的活跃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wich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ICU护理见习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4.
吕君  董兰 《当代护士》2014,(12):171-17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中主要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探讨减轻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急诊科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于超负荷工作、特殊紧张的工作环境、经常倒班、担心护理差错、应对各种检查的压力占90%以上,福利待遇、人际关系冲突、接受各级各类考试压力等占80%以上。结论急诊科护士压力主要来源于超负荷工作、特殊紧张的工作环境、经常倒班。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介入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该病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行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疗法,并于术前及术后测定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以估测疗效.结论30例患者均治疗有效,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全部明显下降.并发症10例,其中局部肿胀7例,出血2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病人具有确诊及指导意义,介入超声能有效治疗该病,具有简单、有效、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热利湿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脂分泌率和pH值。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2周(T2)和4周(T3)检测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含水量明显高于治疗前,而TEWL和皮脂分泌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皮肤生理参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和T3时血清Cat 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Cat 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清Cat S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参数及血清Cat S水平,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槲皮黄酮(Qu)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细胞增殖、凋亡及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2(LRIG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 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Qu对A431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A431细胞的克隆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调整月经在妇科门诊促排卵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以不规律出血为主诉就诊,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促排卵的用药及剂量、监测指标、扳机时机、月经恢复情况、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82例PCOS患者中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20.00%(34/170),月经正常率91.17%(155/1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5%(12/170),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肝功能异常2例,黄素化囊肿2例,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例,均自行缓解。妊娠是否成功与指导同房日或h CG日优势卵泡最大径线≥2.0 cm(P=0.001,OR=10.507,95%CI:2.650~41.658)、透明(P=0.001,OR=8.749,95%CI:2.530~30.261)、子宫内膜厚度≥7 mm(P=0.008,OR=9.347,95%CI:1.796~48.635)及A型子宫内膜(P=0.044,OR=2.917,95%CI:1.029~8.269)相关;与卵泡张力关系不大,与是否可见卵丘无关(P=0.227)。结论伴不规律出血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妇科门诊开展促排卵治疗安全、有效。在促排卵超声监测时掌握优势卵泡大小、透亮度及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与妊娠是否成功相关。  相似文献   
59.
吕君  朱鹏飞  刘艳民  曾庆磊  余祖江 《中草药》2018,49(21):5155-516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 G2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和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实验检测黄芪多糖(100、200 mg/L)处理后Hep G2细胞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β-catenin、c-myc和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黄芪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ep G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100、200mg/L组Hep G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的相对活性显著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黄芪多糖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0.
我科于2008—09~2009—10用1%的吡美莫司乳膏治疗42例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