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18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49篇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6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脉造影术的病人,其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其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组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C、L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载脂蛋白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apoA1对冠脉病变的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36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和脑梗死等,是我国和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有关A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多个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 相似文献
363.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DCG)和心肌灌注分级心肌呈色(MB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8例因胸痛就诊而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造影过程中同时记录MBG结果。根据DCG结果将患者分为非缺血组与缺血组,结合MBG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非缺血组MBG 0级0例,MBG 1级2例,MBG 2级8例,MBG 3级25例,发生率分别为0,5.7%,22.9%,71.4%;缺血组MBG 0级5例,MBG 1级11例,MBG 2级23例,MBG 3级4例,发生率分别为11.6%,25.6%,53.5%,9.3%。两组间同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26)。结论以胸痛为主要症状而ECG和CAG检查均显示正常的患者,DCG与MBG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4.
氯沙坦增加Akt活性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腹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SD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和对照组氯沙坦(20 mg·kg~(-1)·d~(-1))干预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各组大鼠心功能,计算左、右心室质量指数(LVMI),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高敏ELISA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态,通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功能和LVMI等指标明显好转(P<0.05),血浆NE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降低(P<0.05),但血浆AngⅡ水平升高(P<0.05),未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DNA梯度"现象,且凋亡指数减少(P<0.05),Bax/Bcl-2基因表达比例降低(P<0.05),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恶化,心肌细胞凋亡较为严重(P<0.05)。结论氯沙坦通过阻断AngⅡ与AngⅡ1型受体结合抑制凋亡通路并可促进Akt信号通路活化,从而保护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65.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有无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及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29±5.11比10.64±3.82,P=0.029),而两组间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20.37±9.29比18.41±5.83,P=0.22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较术前明显降低(5.26±7.20比7.86±5.51,P=0.037),而药物治疗组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前后对比无明显变化(7.14±6.99比7.91±4.52,P=0.401);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两组之间及各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