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18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49篇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了解3所综合医院住院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集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999年-2002年住院心肌梗死病人病历数据库资料,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用SAS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4年心肌梗死病人共有888人.4年总的药物使用率分别是:β受体阻滞剂为5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为62%.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构成有4种药品,其中美托洛尔占86.6%、阿替洛尔占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构成有11种药品,以卡托普利占57%,依那普利占27%.美托洛尔日平均剂量(Md)为34 mg/d(剂量范围6.25 mg/d~200 mg/d),卡托普利日平均剂量(Md)为35.8 mg/d(剂量范围6.25 mg/d~150 mg/d).不使用β-blocker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心力衰竭、传导阻滞等.不使用ACEI/ARB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低血压等.结论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1999年-2002年心肌梗死病人β-blocker使用率提高(P<0.000 1),ACEI/ARB使用率1999年-2001年持平,2002年有所降低(P>0.05,P=0.085 1),β-Blocker以美多心安为主.ACEI/ARB以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为主.美多心安的日平均剂量低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药物治疗指南规定的标准,其日平均剂量山大一院<省人民医院<太钢总医院.卡托普利的日平均剂量在指南范围内,3所医院日平均剂量相当.未考虑使用β-blocker占不用因素的42%,未考虑使用ACEI/ARB占不用因素的62.8%.提示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住本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4例,其中301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7 d;25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 d~7 d。观察两组治疗15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治疗、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对腹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心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组;COA 比索洛尔组;假手术组;假手术 比索洛尔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IA法检测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通过RT-PCR检测心肌β1-AR、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1(β-ARaKl)和Gi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β1-AR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COA组大鼠心功能恶化,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β1-ARmRNA表达减少、β-ARKl和Gi蛋白mRNA表达增加,β1-AR的蛋白水平表达减少,AC活性明显下降;比索洛尔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射血分数:COA 比索洛尔组:(66.7±8.4)%比COA组:(43.3±7.7)%,P<0.05],降低血浆NE水平[COA 比索洛尔组:(570.2±41.2)pg/mL比COA组:(908.24±75.10)pg/mL,P<0.05],增高β1-AR mRNA表达[COA 比索洛尔组:(57.5±5.4)比COA组:(44.9±4.2)P <0.05],降低β-ARKl和Gi蛋白mRNA表达[β-ARKl:COA 比索洛尔组:(38.0±3.2)比COA组:(52.4β4.1),P<0.05;Gi蛋白:COA 比索洛尔组:(72.8±5.8)%比COA组:(102.9±8.5)%,P<0.053,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比索洛尔也增加β1-AR的蛋白水平表达[COA 比索洛尔组:(59.2±4.8)%比COA组:(30.9±2.3)%,P<0.05],AC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比索洛尔能够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1-AR信号转导通路,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75例.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3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122例,对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嗜烟史及合并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血清心肌酶、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Q波心肌梗死组女性、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开放、冠脉弥漫型病变与Q波心肌梗死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波心肌梗死组血清磷酸激酶(CPK)峰值、肌钙蛋白T(cTnT)峰值(1 046 U/L±518 U/L,2.9 ng/mL±1.2 ng/mL)、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均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结论 NQMI 病人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率高,而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而冠脉弥漫型病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均高.血清CPK酶峰值、cTnT 峰值低. 相似文献
36.
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研究表明,男性CHD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且男性CHD出现比女性约早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猝死约早20年[1].而男性CHD的危险因素又错综复杂.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对男性CHD危险因素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展男性CHD的综合防治提供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小板活性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组入选未服药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例(高血压1级10例,高血压2级10例),另设对照组18名,为体检健康者,测定两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北京普利生LBY-NJ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和血小板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9.44±10.02)%,CD 62p阳性表达率为(2.11±1.88)%,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48.89±15.26)%,CD62p阳性表达率为(0.53±0.4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6.92±7.01)%,CD62p阳性表达率(1.03±0.52)%,高血压2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63.96±8.27)%,CD62p阳性表达率为(3.19±2.14)%,高血压2级组较高血压1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CD62p水平升高,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且血压水平越高血小板活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脉造影术的病人,其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其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组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C、L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载脂蛋白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apoA1对冠脉病变的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39.
心脏性猝死(SCD)严重威胁心脏病患者的生命,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颤动(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SCD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将2009年1例首次植入Medtronic双腔ICD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