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上调或下调巨噬细胞中miR-20a对结核菌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细菌清除的影响,鉴定结核免疫干扰新靶点。方法 构建表达miR-20a-5p、miR-20a-5p-inh且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用无血清转染试剂稀释,在5 μg/mL聚凝胺存在下以感染复数(MOI)为10转染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3 h,72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出GFP+ 细胞,佛波脂(PMA)刺激24 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结核分枝杆菌灭活菌(H37Ra)或过氧化氢(H2O2)处理细胞后, 进行荧光素PE标记的膜联蛋白(Annexin)V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染色15 min,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和Annexin V(+)7AAD(+)细胞早晚期凋亡情况,方差分析(ANOVA)和多重比较试验(Newman-Keuls)分析细胞间凋亡率的差异;H37Ra 以MOI为10感染巨噬细胞30 min,磷酸盐缓冲液(PBS)洗3次后放入CO2培养箱,3 d后收集裂解物并接种到含10%OADC增菌液的7H11琼脂平板上,37 ℃培养箱培养3~4周后使用标准程序重复三次计算细菌菌落数。结果 成功构建miR-20a-5p、miR-20a-5p-inh慢病毒载体以及稳定促进或抑制miR-20a表达的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在未刺激情况下细胞早、晚期凋亡的差异不明显,H37Ra或H2O2刺激后,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发生明显变化,以晚期凋亡率显著增加为主;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提示:在未刺激情况下过表达或抑制miR-20a,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H37Ra或H2O2刺激后在miR-20a过表达时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抑制miR-20a的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收集细胞裂解物并接种到平板中培养,miR-20a过表达的细胞内结核菌存活率较高,抑制miR-20a表达结核菌的存活率下降。结论 结核菌感染巨噬细胞后,宿主通过下调miR-20a诱发细胞凋亡进而清除结核菌。  相似文献   
52.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最高发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国居民目前排名首位的死亡原因。大多数患者在卒中后会遗留下运动功能、吞咽功能、言语-语言功能、认知和心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针康法将中医针灸和现代医学康复技术相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康复方案。此法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的结合,弥补了针灸治疗在神经康复学上的不足。经多年大量临床经验证实,针康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近几年有关针康法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突破。  相似文献   
53.
叶涛  李镇维 《华夏医学》2003,16(1):101-102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喉部良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其麻醉的特殊性在于麻醉和手术同在咽喉部。要求声带固定 ,术野清晰 ,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喉的病变和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 ;这只有在全麻下使用肌松药物使喉头松弛、自主呼吸停止、声门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方能达到目的。我院自 2 0 0 1年 2月以来在全麻不插气管导管 ,而用硬质 (内径为 2 mm)的细金属管经支撑喉镜置入声门下进行喷射通气的条件下为 6 3例患者施行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择期在支撑喉镜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患者 6 3例 ,男 30例…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兴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n=42,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及初乳中抗感染因子的含量的差异。方法:①采用放射免疫COAT-A-COUNT(包被管)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产后48h、96h泌乳素(PRL)的含量。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分娩后48h、96h初乳中SIgA、IgG、IgM、补体C3、C4浓度。结果:①血清中PRL的水平,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对比,产后48h有显著差异(P<0.01),产后96h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产后48h剖宫产组初乳中SIgA、IgG、C3、C4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P<0.05或P<0.01);产后96h剖宫产组C4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P<0.05),其余无显著差异。③产后48h剖宫产组PRL的水平低于顺产组,乳汁分泌少,而抗感染因子都明显高于顺产组。结论:产后48h,产妇血清中PRL的水平顺产组高于剖宫产组,所以剖宫产产后泌乳始动迟于顺产组,乳量少且浓缩,初乳中抗感染因子(SIgA、IgG、C3、C4)的含量明显高于顺产组。剖宫产后应坚持母乳喂养,要注意新生儿的喂养,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胶质瘤中Cox-2和P-gp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阵列切片中Cox-2和P-gp表达情况。结果:以上肿瘤中Cox-2和P-gp具有明显的表达相关性,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系。结论:Cox-2可能参与了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通过干预COX-2的产生为肿瘤耐药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7.
王佳  郑锦华  叶涛  包昊然 《新中医》2020,52(8):94-97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宁泌泰胶囊。评估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指数评分(NIH-CPSI)、中医证候积分,并检测2组前列腺素2(PGE2)、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NIH-CPS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E2、EPS-WBC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GE2、EPS-WBC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非感染性Ⅲ型前列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前列腺液PGE2、EPS-WBC及TNF-α水平,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8.
张玉娜  陈青  叶涛 《当代医学》2022,28(4):171-173
目的 探究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分析此类患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表现等.结果 12例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行走不稳、头晕、头痛等表现.经CT检查,...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经墨菲氏滴管注射右美托咪定在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择期行喉罩全身麻醉下实施支气管内治疗,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10、20、30μg组(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头穴丛刺联合颈部中药熏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穴丛刺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头穴丛刺联合颈部中药熏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眩晕评分、肩颈痛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椎动脉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眩晕评分、肩颈痛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中药熏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减缓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