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35篇 |
药学 | 4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4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相关指标,为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对于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感染发生率、成功愈合率、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652例患者,自体骨移植组有410例,骨形成蛋白组有2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骨移植组与骨形成蛋白组在感染发生率[RR=1.32,95%CI(0.90,1.93),P=0.16],成功愈合率[RR=0.95,95%CI(0.84,1.08),P=0.43],二次手术率[RR=1.16,95%CI(0.43,3.12),P=0.76]及住院时间[MD=0.69,95%CI(-0.38,1.75),P=0.2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骨移植组术中失血量明显高于骨形成蛋白组[MD=223.00,95%CI(32.72,413.28),P=0.02]。结论:对于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骨形成蛋白可以获得和自体骨移植一样的骨折愈合率,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骨形成蛋白可能更适合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皮瓣对[足母]甲瓣供区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并对皮瓣选择做出分析。方法应用5种近位足部带蒂皮瓣和2种远位游离皮瓣对57例[足母]甲瓣供区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近位带蒂皮瓣33例:带蒂足跗外侧动脉皮瓣2例,以第1跖背动脉的跖蹼穿支为蒂的足背逆行皮瓣15例,带第1跖背动脉的足背逆行皮瓣3例,顺行足第2趾胫侧皮瓣11例,逆行足底内侧皮瓣2例,足部皮瓣供区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远位游离皮瓣24例:游离腹股沟皮瓣1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1例。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57例皮瓣中53例成活良好;以第1跖背动脉的跖蹼穿支为蒂的足背逆行皮瓣3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游离腹股沟皮瓣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术后未缓解,Ⅱ期行游离植皮修复[足母]甲瓣供区创面。术后随访2~12个月,行走姿态良好。结论合适的显微皮瓣技术可以良好的修复[足母]甲瓣供区创面,保全肢体的完整性,减少医源性损伤,患者更容易接受[足母]甲瓣移植的手术方式。皮瓣选择不应只关注[足母]趾供区的修复,更应合理运用显微皮瓣技术,重视供、受区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HD—DDP广泛用于临床各种常见肿瘤的治疗。DDP的肾毒性是其限剂量毒性,水化利尿能减少或避免其发生,但又可导致低钾血症。氯化钾控释片能纠正低血钾并可维持较长时间内的血钾浓度相对稳定。用氯化钾控释片和氯化钾静脉滴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30例,用药组中除1例因服氯化钾控释片呕吐出体外未及时补充,血钾浓度一过性偏低,补充后血钾浓度又恢复正常外,用药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中血钾浓度均正常。氯化钾控释片能有效防止HD—DDP水化利尿所致的低血钾症,副作用少,即使在HD—DDP治疗引起的明显的消化道反应中,该药亦不加重其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制银屑灵颗粒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制剂中赤芍、山银花、黄柏、防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辨率好,阴性无干扰。苦参碱的测定在0.137501~4.400046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2.0270×106A-2843.736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2.2%,n=6)。结论:该质量标准项目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准确,可用于对银屑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陈皮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OSAKA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30 nm。以橙皮苷为内参物,计算橙皮苷与芸香柚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对15批陈皮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95%~102.97%,RSD 0.81%~2.03%。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可对陈皮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建立升血小板胶囊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E Clipse XDS-C18 4.6×250 mm 5 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mL·min-1。结果 制剂中其他药材对丹皮酚、靛玉红无干扰;丹皮酚在0.2252~2.25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3.0,(n=6,RSD=1.7%);靛玉红在0.0282~0.28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9,(n=6,RSD=2.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药品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