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脑象图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脑象图检查。结果:34例患者脑象图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脑象图在脑梗死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于和  李立程  肖文惠  史欣  唐世煜 《中草药》2000,31(7):520-521
小儿宣肺止嗽颗粒是由前胡、薄荷、鱼腥草和大黄等11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肺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所致的咳嗽不爽、痰黄粘稠、面赤唇红和大便干燥等症.我们建立了HPLC法测定其中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眩晕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和单独治疗组(盐酸异丙嗪单独治疗),每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0%(97/10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3.00%(8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HCT)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0%(2/1...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癌热疗的临床获益性。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综合测评肺癌患者热疗后总体的心身状况,分别在热疗2周、4周、8周进行综合评测。结果试验组2、4、8周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和谐互动护理新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Nod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 Like receptors)样模式识别受体(PR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l、Nod2、Nalp3mRNA及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以正常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实时定量RT—PCR显示,鼻息肉组织Nodl、Nod2、Nalp3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下鼻甲黏膜比较无显著差异。Western-Blot结果提示:鼻息肉组织Nodl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Nod2、Nalp3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表明,三种模式受体在两组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腺体上皮、炎性细胞(如嗜酸粒细胞),但Nodl及Nalp3在鼻息肉中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Nod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鼻息肉组织中,Nodl、Nod2及Nalp3均有表达,其中Nodl、Nalp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说明Nodl、Nalp3有可能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相似文献   
77.
史欣  辛晓燕 《陕西肿瘤医学》2007,15(12):1741-1743
目的:研究在阿霉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耐药性的过程中米非司酮所起的作用。方法:在阿霉素诱导skov3产生耐药过程同时使用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产生出各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与阿霉素诱导后的skov3细胞亚株,免疫组化sP法观察各细胞亚株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情况;MTT法及annexin V—FITC/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亚株死亡率及凋亡率;以罗丹明123(Rohdamin123,Rh123)作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细胞亚株胞内罗丹明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亚株的P-gp含量。结果:诱导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使诱导后的skov3的P—gp表达降低;胞内罗丹明蓄积增加并可以提高同浓度阿霉素诱导后的细胞致死率及凋亡率。结论:米非司酮可以减慢卵巢癌耐药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78.
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Carton以电极与电流计相连接方法,最早获得猫、猴、兔脑电活动特征。1924年,Berger氏通过头皮电极记录到人类脑电活动。1940年,记录笔开始用于脑电描计,成为直接永久性记录。1951年,我国开始将脑电图检查用于患者。20世纪60年代以来,脑电遥测技术、脑电诱发电位、及脑电地形图已广泛应用临床。脑电图的概念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脑波: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相似文献   
7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长期输液或外周浅静脉不能耐受的药液输注患者中广泛应用,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较大静脉的导管,使用方便,但也可引起渗血、渗液等多种并发症.我院对45例PICC置管患者渗血、渗液原因进行分析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由于铜代谢障碍,在体内各器官尤以肝、脑、肾组织造成铜沉积,肝内铜沉积引起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异常,因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减少。我科于2011年9月收治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