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免疫学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基础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现有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滞后、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的弊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过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和不断摸索,提出并实施了一套融理论概念于实践、基本操作于解决问题、个体于团队合作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新方案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春季水分充足,树皮易剥离时采收为宜。晒干,或刮去粗皮后晒干即得。本品始载于《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古时所用椿皮系指香椿和臭椿两种植物的根皮和干皮,而以臭椿皮为好。目前我国市场上除少数地区用香椿皮外,大多数用樗木皮作椿皮用。椿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等功效。用于赤内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主产于浙江金华、兰溪、  相似文献   
13.
湿热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证型之一,在脏腑病变中占有重要地位。肠道中栖息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与肠道环境共同组成了肠道微生态。肠道微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平衡观理论具有共通性。本文就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中医证候学,特别是与湿热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泌Sema3A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以Sema3A特异性小干扰RNA片段(Si-Sema)和相应突变片段(Si-mut)分别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干扰效果.取未转染和Si-Sema、Si-mut转染细胞的浓缩上清分别作用于DCs,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表面MHCⅡ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 、CD80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DCs表达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12水平.同时,测定DCs刺激OVA-特异性CD4+T (DO11.10T)细胞表达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IL-2水平.结果:与Si-mut转染组相比,Si-Sema转染的A549细胞表达和分泌Sema3A水平明显下降(93.4±7.3% vs 27.8±5.3%,P<0.01);Sema3A缺失引起DCs表达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水平上升,分泌IL-12 p70量明显提高 (449.3±29.3 pg/ml vs 675.7±60.2 pg/ml,P<0.05),刺激抗原特异性T 细胞表达IFN-γ(639.6 ± 41.9 pg/ml vs 905.6 ± 68.0 pg/ml,P<0.05)和IL-2 (1011.7 pg/ml± 81.4 pg/ml vs 1459.0 pg/ml± 96.8 pg/ml,P<0.05)显著增加.结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分泌Sema3A,抑制DCs的成熟和免疫学功能,这可能是目前尚未完全了解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胞外区(sTGFβR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CHO以表达sTGFβRⅡ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TGFβRⅡ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人TGFβRⅡ胞外区(1-159位氨基酸)的cDNA,将该cDNA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pCDNA)的EcoRⅠ和HindⅢ多克隆位点上,构建成pCDNA-sTGFβRⅡ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将该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GFβRⅡ的表达,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CHO细胞转染pCDNA-sTGFβRⅡ重组质粒后,其培养上清经 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所表达的蛋白能明显抑制TGFβ1对貂肺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了sTGFβRⅡ基因,并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sTGFβRⅡ蛋白.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免疫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认识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感及心理发展的需求,顺势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了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发展规律,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祖师麻甲素(daphnetin,DAPH)对于巨噬细胞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影响。方法〓选取10、20、40、80和160μM 5个浓度的DAPH分别处理小鼠巨噬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活性确定DAPH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DAPH预处理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以S.aureus感染上述细胞。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析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抗菌效应分子IL-22、再生胰岛来源蛋白3β(regenerating islet-derived protein-3β,Reg-3β)、重组小鼠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8,S100A8)和myc互作锌指蛋白-1(myc-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1,Miz1)的表达水平。结果〓DAPH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清除能力,显著上调了IL-22、Reg-3β、S100A8和Miz1等抗菌效应分子的表达,抑制S.aureus感染引起的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论〓DAPH对S.aureus引起的感染有保护作用,具有抗菌和抗炎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c-myc、hTERT、micro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β-榄香烯处理U251细胞株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myc、hTERT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hTERT蛋白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β-榄香烯处理对细胞表达microRNA的影响,并以Real time-PCR法验证其中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结果]β-榄香烯明显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00,200,300μg·ml-1β-ELE)的细胞凋亡有所增加,凋亡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β-榄香烯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50,100,150μg·ml-1β-ELE)的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下降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和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50μg·ml-1β-ELE)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有所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β-榄香烯诱导了U251细胞凋亡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了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因此,β-榄香烯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抑制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上调microRNA来实现的。此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血吸虫病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血吸虫感染小鼠3周后,随机分3组,A组感染组,B组白藜芦醇治疗组,C组吡喹酮治疗组,另取15只小鼠为健康对照D组。感染第9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1、M2,ATP试剂盒检测肝脏巨噬细胞ATP,实时定量PCR检测M1和M2相关因子、mtDNA。采用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RAW264.7,再给予白藜芦醇处理,检测M1、M2比例,细胞上清中M1和M2相关因子,PGC-1α,mtDNA和ATP。结果B组M1比例高于A组(P<0.01),M2比例低于A组(P<0.05),肝脏巨噬细胞M2相关因子、PGC-1α、mtDNA、ATP、基础耗氧率均低于A组(P<0.05),M1相关因子高于A组(P<0.05)。白藜芦醇使RAW264.7往M1分化增多(P<0.01),往M2分化减少(P<0.01),M2相关因子降低(P<0.05),mtDNA、PGC-1α、ATP、基础耗氧率降低(P<0.05),M1相关因子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线粒体数量和功能促进其往M1分化,抑制其往M2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