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临床医学生参加预防医学实习的回顾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防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以人群-环境-健康为模式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包括了环境卫生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四个分支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内容,而并非四门学科的拼凑。临床医学生如果只学习预防医学的书本知识而没有社会实践,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巩固,所学的技能更无从掌握,预防为主的观念便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因此,预防医学的社会实践和临床医学的临床实习是同样的重要[1~3]。一、现状与回顾为了适应医学教学的改革,加快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1991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Vitamin E对中期保存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前房内分别注入M-K液,以及含有25、50、100mol/L Vitamin E的M—K液,全眼球保存兔角膜。在保存1、3、5d后,分别进行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染色以及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结果保存后实验组内皮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保存后各实验组的六边形细胞百分率、细胞平均密度均较对照组高。结论在角膜中期保存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Vitamin E,能够提高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延长角膜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3.
酞酸二丁酯对黑腹果蝇寿命及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环境污染物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对黑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生存试验检测果蝇寿命,记录不同剂量DBP染毒组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并测定DBP不同染毒浓度和不同染毒时间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ae,MDA)含量。结果 染毒后各剂量组雌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均缩短,平均寿命及平均最高寿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浓度染毒组雌雄果蝇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雌雄果蝇在不同染毒时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DBP可引起果蝇体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破坏果蝇体内的抗氧化系统,进而使果蝇寿命缩短,有很强的促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厨房食用油烟雾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果蝇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家庭厨房吸油烟机油杯中冷凝油的总化学成分,并采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SLRL)对化学成分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样本中有74种化合物,包括烃类、醇酚类、醛酮类、酯类、羧酸类、杂环稠环类、甾醇类等。SLRL的实验结果表明,110、320、960μg·ml-1三个浓度组的总突变率分别为1.732‰、4.306‰、1.707‰。三个浓度组第1窝的不育率分别为2.564%,2.056%和2.845%,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第Ⅱ窝的320μg·ml-1浓度组与第Ⅲ窝110μg·ml-1浓度组的致突变率分别为0.530%和0.540%(P<0.001)。结论证明食用油烟雾冷凝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隐性致死作用,对果蝇的生殖系统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用黑腹果蝇的生存试验来检测烹调剩油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 收集 8h内羽化而未交配的果蝇进行雌雄分组 ,每个浓度组 2 0 0只果蝇 ,雌雄各 8个浓度组 ,每2d记录果蝇存活数 ,每 4d更换培养基 ,直至果蝇全部死亡。结果 各浓度组雌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表明烹调油烟有明显缩短果蝇寿命的作用铁路餐车厨房烹调剩油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厉曙光$同济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上海200070 @张辉$同济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上海200070 @周宇红$卫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观察食用油烟雾(FEO)和食用油加热剩油(CEO)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分别用FEO(110、320、960μg/ml)和CEO(416、833、1667μg/ml)的3个不同浓度喂饲果蝇对其细胞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320μg/ml浓度组的FEO第Ⅰ、Ⅱ、Ⅲ窝致突变率分别达到0.257%、0.530%和0.506%(P<0.001);110μg/ml浓度组的第Ⅰ窝和960μg/ml浓度组的第Ⅰ、Ⅱ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所有CEO浓度组的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结果都呈阳性(P<0.001),但未见剂量-反应关系。[结论]FEO和CEO对雄性黑腹果蝇具有较高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食用油及其加热产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了解食用油和厨房油烟冷凝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SIM)对样品检测。 [结果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 n butyl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i n octylphthalate ,DOP)的最高含量分别为 2 98mg/L和 2 4 16mg/L ,厨房油烟冷凝物中DBP和DOP最高含量分别为 13 3 70mg/L和 2 2 2 0 5mg/L ,全程回收率 :DBP为 90 1%~ 10 3 3 % ,DOP为 92 1%~ 10 2 2 %。 [结论 ]食用油包装材料中的增塑剂会溶移到食用油中。应为制定食用油中DBP和DOP的最高允许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8.
109.
山羊β-酪蛋白的分离和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纯化山羊奶中的β-酪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用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羊奶中的β-酪蛋白,将其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印迹分析分离的兔血清。结果 测序结果验证了分离产物为山羊β-酪蛋白,ELISA检测表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与羊奶中的β-酪蛋白发生特异的免疫反应。结论 获得了兔抗山羊β-酪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0.
VitC在蔬菜汤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汤中VitaminC(VitC)的变化规律。方法:模拟家庭中蔬菜场的烹饪过程,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VitC的含量。结果:7种蔬菜在煮汤过程中VitC含量均有损失,鸡毛菜VitC损失量最大,番茄VitC损失量最小。7种蔬菜场VitC含量也随多次加热而有所下降,鸡毛菜汤VitC损失最多,小青菜场VitC损失最少。番茄汤VitC含量经多次加热后高于其初次煮沸时汤内VitC含量,但番茄VitC含量递减。生菜生吃的营养价值最高。结论:研究结果对人们科学饮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