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29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2篇
  4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此种方法比人工流产痛苦少,容易被孕妇接受。但药物流产的缺点是不全流产率较人工流产高,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容易感染,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共诊治药物不全流产病人50例,现将处理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HF)、模型恢复组(FC)和对照组(NC).NC组采用基础饲料喂养,HF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FC组高脂喂养8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模型建立后取大鼠空腹血测定血清肝酶系、血脂及CRP水平,肝脏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大鼠肝脏出现典型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12周后有重度脂肪变性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HF组血清肝酶系(ALT、AST)、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NC组升高,血清CRP水平(0.43±0.14)mg/L亦高于NC组(0.14±0.08)mg/L.采取饮食控制的FC组肝脏病变程度减轻,ALT、AST、TC和HDL-C水平下降,CRP水平亦较HF组降低(0.21±0.14)mg/L.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肪肝大鼠的血清CRP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r=0.56,P<0.05).结论 非酒精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CRP水平升高,并与肝功能指标(ALT水平)正相关,CRP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3.
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10天入院,入院第一天查体:T37.4℃,BP17/11kPa,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未见异常体征,入院诊断:胃溃疡(后壁),入院第二天给予上腹部B超检查,诊断为:肝右叶下方探及8.0cm×6.7cm无回声区,边缘清,有包膜,囊性肿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密度(BMD)下降部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双能X线BMD仪(DXA)检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BMD的最佳部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3月龄SD大鼠3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Ⅰ型糖尿病(T1DM)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T1DM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制作T1DM大鼠模型。应用DXA每月测定一次全身及局部感兴趣区BMD。3月末处死大鼠,测定离体腰椎、股骨等感兴趣区的BM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大鼠各腰椎和股骨各段的BMD随时间变化均有明显下降;与离体BMD相比,T1DM组大鼠腰椎L2-L5和股骨远心端的BMD最稳定,而腰椎L1、L6在体BMD和离体BMD相差较大。结论:腰椎的L2-L5和股骨远心端为DXA测量T1DM骨质疏松大鼠BMD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85.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8a,右眼出生后视力差,于1999年3月29日就诊。足月顺产,无吸氧史。查:右眼视力光感,红、绿色觉正常;左眼1-5。右角膜水平径8~9收稿 19990806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341400 江西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mm,垂直径8mm;左角膜水平径10mm,垂直径10mm。右虹膜鼻侧少许新生血管,瞳孔区为白色反光,扩大后可见睫状突,晶状体呈白色混浊,玻璃体内可见白色放射状的辐条状结构,未能窥及桔红色眼底反光。B超:右眼轴19mm,左眼轴22mm。右眼晶状体前…  相似文献   
86.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膜部室间隔缺损(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mVSD)封堵术并发三尖瓣反流的可能原因及注意问题。方法对542例成功行mVSD封堵术患者术前、术后即刻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后5d,1、3、6、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14例出现三尖瓣反流,其中11例术后即刻及3d出现少量反流。2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前叶腱索附着异常中3例最短术后4d、最长1个月发现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出现中量反流。三尖瓣隔叶、腱索和(或)缺损周缘增生的组织粘连融合,形成缺损口右室侧多孔及不同形态,其中7例呈较大的囊袋样不规则形或瘤形,缺损口周缘部分由三尖瓣隔叶和(或)腱索构成。结论mVSD封堵并发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可能为导管损伤腱索、输送杆损伤腱索和封堵器磨损腱索。术前选择适应证时,除常规观察项目外,还应注意观察三尖瓣前叶腱索位置、缺损周缘构成的组织结构及缺损口右室侧形态,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7.
廉如  黎云燕 《医学综述》2007,13(2):156-157
药物经济学是药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 analysis)是一种其结果以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为衡量指标,并计算和比较费用与效果比率的经济分析法[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使用加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尿路  相似文献   
88.
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是防止漏诊、误诊,提高诊断阳性率的关键.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虽多,但均不甚理想.70年代常采用电解质液口服法,患者需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对老年人及心、肾功能不全者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护理配合的经验,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方法: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全过程配合,包括准备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电图监测以及病情观察、护理记录,配合抢救等。结果:冠脉介入治疗中发生无血流4例,室颤2例,恶心头晕6例,低血糖2例;起搏器植入中1例窦性停止,1例血胸。由于术中配合默契,抢救及时都转危为安。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熟悉手术过程,备齐术中用物,密切观察病情,快速准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对于心脏介入诊疗术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8例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68例中,高血压120例,占71.4%;有家族性高血压史的105例,占62.5%;既往有TIA史或急性脑血管病史的21例,占12.5%;有严重饮酒史的42例,占25%;吸烟每日20支以上的40例,占23.8%,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发病率高。结论:在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并与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