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掌握大连市传染病呼吸道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大连市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10年大连市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44 618例,年均发病率为107.09/10万,2004—2010年发病率(1/10万)分别为76.67、92.17、106.10、145.63、126.73、88.59、113.72(P0.01)。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是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7.47%。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城区为138.48/10万,农村为89.62/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35.70/10万,女性为78.58/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占总发病数的35.19%。4—6月发病较为集中,占发病总数的40.95%。结论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及猩红热是呼吸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学生、幼托儿童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王光旭  张倩文  历丹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76-1076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由于猩红热目前无有效的干预措施,人群对其普遍易感。我市近年猩红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居大连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的首位,为更好地防制猩红热,减少其发病与危害,了解大连市猩红热发病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我们对大连市1994-2007年的猩红热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丹  王光旭  历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36-1138
[目的]了解2004~2009年大连市乙肝、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部分免疫可预防传染病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数据库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部分免疫可预防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与2009年比较,乙肝发病呈明显下降态势(P﹤0.01);麻疹发病率2005年有所回升,2006年达高峰以后逐年下降(P﹤0.01);风疹发病率自2007年以后逐年下降(P﹤0.01);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2009年与2008年比较下降了52.6%。2004~2009年城区、郊区、农村4种免疫可预防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7.83/10万、135.44/10万、32.91/10万,郊区﹥城市﹥农村(P﹤0.01);男性、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0.72/10万、51.52/10万,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P﹤0.01);乙肝年均发病率20~44岁最高,麻疹年均发病率﹤1岁最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发病主要集中在5~20岁年龄段。[结论]2004~2009年大连市乙肝、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4~2008年大连市主要免疫可预防疾病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大连市乙肝、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与2004年比较,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P0.01);麻疹发病率2005年有所回升,2006年以后逐年下降(P0.01)。2004~2008年城区、郊区、农村乙肝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0.16/10万、34.60/10万、18.36/10万,麻疹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86/10万、2.63/10万、0.37/10万(P0.01)。麻疹发病数,第2季度占81.35%。男性、女性年均发病率,乙肝分别为33.88/10万、12.30/10万(P0.01),麻疹分别为1.13/10万、1.06/10万(P0.05);乙肝年均发病率20~44岁最高,麻疹年均发病率1岁最高。[结论]2004~2008年大连市乙肝、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邓蔡  张丽  历丹  桂婷  冷卫东 《西部医学》2018,30(12):1738-1741
【摘要】 目的 对比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与牙周膜干细胞(PDLSCs)膜片的牙周再生能力。方法 制备能够稳定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GMSCs和PDLSCs膜片及雄性比格犬牙周炎Ⅲ度根分叉病变模型4只(均选择双侧下全面第2、3、4前磨牙作为手术牙位制备模型),分别将GMSCs、PDLSCs膜片移植入模型作为GMSCs组和PDLSCs组,不植入膜片作为空白对照组。8周后处死动物,评价2种膜片对牙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 HE染色组织形态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天狼星红染色结果均显示GMSCs和PDLSCs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效果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2种膜片再生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SCs与PDLSCs膜片均具备良好的牙周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0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4 687例,年均发病率为11.26/10万。猩红热发病率(/10万),2004~2010年分别为6.17、10.97、18.58、17.77、10.53、8.56、6.24(P<0.01)。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城区为21.87,农村为5.22(P<0.01);男性为13.61,女性为8.91;0~1岁为7.25,2~3岁为49.97,4~5岁为172.45,6~7岁为201.96,8~14岁为46.16,≥15岁为0.20。4 687例病人中,2~14岁占97.14%;幼托儿童占47.02%,学生占43.27%,散居儿童占8.83%,其他占0.87%;5~6月发病的占22.87%,11~12月发病的占25.03%。[结论]2004~2010年大连市猩红热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历丹  万强  张洪轩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51-2952
目的了解大连市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分布情况。方法采集大连市内各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腹泻标本85份,腹泻病原菌检出率为14.12%,其中志贺菌占41.7%,副溶血弧菌占33.3%。结论志贺菌、副溶血弧菌是引起大连地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新发角膜炎传染流行的一般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便为新发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更多有利依据。方法专门设计病例调查一览表,结合病例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012年10月5日—12月4日大连开发区2家日资企业发生流行性角结膜炎疫情,共发生451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分离检测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组型感染,罹患率为6.49%,患者年龄集中在16~48岁之间。发病在工种(x~2=86.92,P<0.005)和空间(x~2=137.65,P<0.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次疫情发生主要是因为引起暴发疫情的病原及传播途径不明,企业疫情报告不及时,早期病人隔离措施不到位,部分企业员工卫生习惯较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大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6839例,年均发病率为12.44/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24.49/10万)高于农村(5.5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5-7月(2251例,占32.91%)和11—12月(1721例,占25.16%)。男性4220例,女性2619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性发病率为15.21/10万,女性发病率为9.6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7岁年龄组,共报告4419例,占总病例数的64.61%;其中6—7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22.92/10万),其次为4~5岁(216.45/10万)。托幼儿童发病3432例,占50.18%;学生发病2779例,占40.63%。结论托幼儿童、学生是大连市猩红热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