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Background Atrial fibrillation(AF) is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 The impact of prophylactic oral amiodarone and total dosage on postoperative outcomes in RHD patients accompanied by AF after cardiac valve surgery(CVS) is still unknown.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total of 562 RHD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permanent AF undergoing CVS. One hundred and thirty-five patients receiving preoperative oral amiodarone were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427 patients with no exposure to amiodarone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Data gathered included constitution of the surgical approaches,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conversion from AF to sinus rhythm, low cardiac output, rapid AF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length of ICU stay,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average ventricular rates in patients with AF at discharge. Results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30 patients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after surgery, the incidence(30/135, 22.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45/427, 10.5%, P 〈 0.05).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incidence of rapid AF(19.3% vs 27.4%)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6.7% vs 12.1%)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Length of ICU stay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sinus rhythm convers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total dosage of above 10 g(14/43, 32.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receiving less than 10 g(16/92, 17.4%) amiodarone(P 〈 0.05). Conclusions Prophylactic oral amiodarone increases postoperative sinus rhythm conversion rate in RHD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permanent AF after CVS, and shows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version rate. I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s of tachyarrhythmia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shortens ICU stay and hospital stay, thus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those pati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Wistar、SD两种品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应激模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两种品系大鼠(Wistar、SD)采用每天束缚10小时束缚28天建立慢性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认知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工作记忆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束缚应激对两种品系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 束缚28天后,物体识别实验中,Wistar、SD模型组的辨别指数(discrimination index,DI)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SD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水迷宫空间学习阶段,SD模型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第5天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Wistar模型组与对照组间的潜伏期没有差异;水迷宫工作记忆阶段,SD大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Wistar模型大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这两种反应动物不同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实验结果都表明,慢性束缚应激(10 h,28 d)对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较Wistar大鼠明显。 因此,在Wistar和SD 两种实验品系大鼠中,SD大鼠可能更适合作为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3.
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他汀类降脂药,其疗效稳定,临床证据充分。瑞舒伐他汀是目前证实降脂效果最强的他汀类药物,但其安全性一直是心血管医师所关心的问题,现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之间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在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因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行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38~82(63.41±11.82)岁;合并心房颤动13例;术前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5例,Ⅳ级12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其中生物瓣11例,机械瓣6例。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未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无左心室破裂。17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2~25(16.44±5.02)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术后2个月发生二尖瓣重度瓣周漏死亡。其余患者人工二尖瓣功能良好,无抗凝和瓣膜引起的并发症,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至Ⅰ级11例,Ⅱ级4例,Ⅲ级1例。术后早期及随访期间心胸比率、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及收缩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而术后早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50.94%±8.78%)vs.(55.31%±10.44%),P=0.04],术前LVEF与随访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31%±10.44%)vs.(56.13%±9.67%),P=0.73],随访期间LVEF与术后早期相比显著增加[(56.13%±9.67%)vs.(50.94%±8.78%),P=0.02]。术后早期与随访期间人工二尖瓣压力减半时间(P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6±19.00)ms vs.(94.56±19.19)ms,P=0.91]。结论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在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以改善左心室重构及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继续进行常规西药降糖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12周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4、12周后FBG、2hPG水平及治疗12周后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12周后,研究组患者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明显减少,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格列汀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HbAlc水平,提高胰岛素抵抗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生物瓣二尖瓣单瓣置换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16 6例使用广东I型猪瓣(GD I)行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单瓣置换病人中男 79例 ,女 87例 ;平均年龄 (2 9 4± 9 9)岁。按年龄分为第1组 (<30岁 ) 84例 ,第 2组 (≥ 30岁 ) 82例。 76 3 %的病人为房颤心律 ,6例术前有脑梗塞病史 ,98%的病人术前心功能为NYHAIII~IV级。结果  14年累计生存率 (5 2 5± 7 0 ) %。术后 90 %心功能恢复至I~II级。晚期 89例出现瓣衰坏 ,5 9例再手术 ,13年累计瓣膜未衰坏率为 (15 5± 4 3) % ,其中第 2组衰坏率较低。衰坏瓣膜病理改变为严重瓣膜钙化并瓣叶撕裂 ,右冠瓣病变较重。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1例脑梗塞。结论 GD I猪瓣能有效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改善病人心功能。病例选择应为老年病人。生物瓣膜衰坏率较高 ,制作工艺有待改进。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肌细胞线粒体改变与临床因素相关性进行研究 ,探讨哪些临床因素对评估重症心脏瓣膜病心功能有较大意义 ,为临床围手术期评估心功能作参考。方法 :4 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 ,按重症标准分为重症组 (16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测定记录各临床因素 ,术中取病变的组织 ,对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改变作分析。结果 :重症组和对照组两组心肌线粒体改变均为 2级以上 ,对照组线粒体改变为 2~ 4级 ,中位数为 3级。重症组线粒体改变为 3~ 4级 ,中位数为 3 5级。重症组线粒体改变较对照组严重。线粒体改变与术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心胸比例、心功能分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6 7、 0 4 0 1、 0 32 8,均为P <0 0 5 ,相关性良好 ,与其它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 ,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术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心胸比例、心功能分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8.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尽早再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有效方法。我院自1993年6月至2004年7月共为34例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治疗,现将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原因、诊断、再次换瓣手术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成人二尖瓣置换手术前后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 (UCG )对成人慢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进行检测 ,旨在评价二尖瓣置换术 (MVR )对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慢性二尖瓣病变患者 ,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术前、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量 (CO)等的比较。结果 :术后 10d :A组的LVEDD、LVEDV、LVESD、LVESV、LVEF、CO与术前比较增加不明显 (P >0 0 5 )。B组的LVEDD、LVEDV、LVESD、LVESV、CO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 (P <0 0 5 ) ,但LVEF无可比性。结论 :以二尖瓣反流为主的患者人工瓣膜替换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而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人工瓣膜替换术后近期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在统计学上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分析206例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从1994年1月至2006年7月,我院共为206例65岁以上(65~80岁)老年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9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8例,三尖瓣置换术(TVR)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双瓣置换术(DVR)43例,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MVR TVR)1例,主动脉带瓣人造血管置换4例,同期行二尖瓣整形(MVP)21例,三尖瓣整形(TVP)6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2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6例,左心耳接扎34例。其中采用人工机械瓣23枚,生物瓣227枚。结果:本组早期死亡16例(7.8%),其余190例痊愈出院。结论:随着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的成熟和完善,高龄老年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高龄老年换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