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4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在脓毒症患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基础上,探讨心肌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的重症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选取入住PICU后第1次和24~72h的CK-MB和cTnⅠ数据作为心肌酶学观察指标。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获得与脓毒症病死相关的指标,选取病史资料中第1次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儿科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综合出院生存结局和出院后30d生存结局分为死亡亚组和生存亚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APACHEⅡ评分≥25分亚组和〈25分亚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CK-MB、cTnⅠ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关系。结果 656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脓毒症组459例(男352例,女107例),非脓毒症组197例(男151例,女46例),两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复习参考文献提取15项与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相关的单因素变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组患儿的预后与CK-MB、cTnⅠ水平增高、APACHEⅡ评分≥25分、氧合指数〈200、平均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和Glasgow昏迷评分〈9分有关;②进一步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重症脓毒症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CK-MB、cTnⅠ水平升高和APACHEⅡ评分≥25分;③脓毒症组205/459例(44.7%)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非脓毒症组37/197例(18.8%)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APACHEⅡ评分≥25分亚组CK-MB和(或)cTnⅠ水平显著高于〈25分亚组,存活亚组CK-MB和(或)cTnⅠ水平显著高于死亡亚组;各亚组24~72h的CK-MB及cTnⅠ水平均较入ICU时显著升高;⑤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25分,且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患儿的生存时间最短;APACHEⅡ评分〈25分,且CK-MB和(或)cTnⅠ正常患儿的生存时间最长。结论血清cTnⅠ、CK-MB水平升高与重症脓毒症患儿的预后相关,与APACHEⅡ评分结合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评估儿童死亡危险(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PRISM)评分对院间转诊重症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 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转诊的412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PRISM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估PRISM对死亡和存活的分辨力,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来评估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是否拟合.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412例院间转诊患儿中,367例(89.08%)为新生儿和婴儿,疾病类型以呼吸系统疾病(172例)和混合性疾病(169例)为主.4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病死率为10.92%.PRISM评分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是0.829(95% CI0.768~0.890).对PⅪSM评分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计算出卡方值为8.75 (P =0.364).结论 PRISM对院间转诊重症患儿的死亡风险评估具有较好的分辨力和拟合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换血疗法的重症百日咳肺炎患儿4例,总结重症百日咳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换血疗法在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疗效及预后。结果:4例患儿中,3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4例患儿换血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器官功能衰竭等的相互关系。【方法】分析PICU肺炎患儿器官衰竭、伴有SIRS、败血症情况及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关系和转归的情况。【结果】351例肺炎病人中217例(61%)有SIRS,与无SIRS的肺炎病人相比,SIRS病人有着更高的心衰、败血症发生率以及更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且随着患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的增多,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值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情况也严重,临床转归也渐趋不良。【结论】应用SIRS诊断标准有助于判断肺炎患儿危重程度,对儿科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小儿SIRS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在小儿脓毒性休克时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6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ICU住院,确诊为小儿脓毒性休克且无呼吸功能障碍的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标准分为休克代偿期组(Ⅰ组)和休克失代偿期组(Ⅱ组),经治疗休克纠正后各脏器功能基本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Ⅲ组),分别测量其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Ⅲ组的动脉血与中心静脉血pH、PCO2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患儿在动脉血未出现酸中毒时静脉血已有明显的酸中毒表现.AVpH、VAPCO2、Pv-CO2较Ⅲ组明显升高;Ⅱ组的AVpH、VAPCO2、PvCO2较Ⅰ组有进一步升高.Ⅰ组与Ⅱ组的PvO2有逐步降低.[结论]中心静脉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能更及时地反映组织气体交换和酸碱状况,能对脓毒性休克的救治提供更及时有效地指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转运呼吸机在危重患儿院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未使用转运呼吸机转运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使用转运呼吸机转运的危重患儿分别作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组(n=122),对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转运途中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转运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氧合指数(PaO2/FiO2)、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转运前病程、原发疾病、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途中两组患儿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导管脱管、留置针脱出、心搏骤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转运成功率、治愈及好转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运呼吸机在危重患儿院际转运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提高院际转运的成功率,改善危重患儿的预后,值得在院际转运...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23年4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细菌培养证实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且符合STSS诊断标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治疗疗效。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4组:标准组(含青霉素的方案)、A组(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利奈唑胺)、B组(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糖肽类/利奈唑胺单用或联用,但除外A组的方案)、C组(大环内酯类/未使用抗菌药物)。结果共纳入32例STSS患儿。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及四环素耐药。标准组、A组、B组、C组4组间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标准组有效率最高(100%),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40%、40%、0%。结论使用含青霉素的抗菌方案可提高儿童STSS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4-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治疗的HFMD重症及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了解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对其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心肌酶学异常组和心肌酶学正常组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明确HFMD并心肌损伤患儿的预后。结果共369例患儿纳入分析,血清CK-MB和(或)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者247例(66.9%)。心肌酶学异常组(包括cTnI升高组、CK-MB升高组及cTnI、CK-MB均升高组)平均热程,抽搐、肢体瘫痪、意识改变和脑神经受累的发生率,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3 s、心力衰竭、呼吸节律改变的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CRP及血乳酸升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心肌酶学正常组。心肌酶学异常组危重症、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心肌酶学正常组。结论 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高,心肌酶谱、cTnI、CRP及血清乳酸水平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的发生;心肌酶学异常的HFMD患儿更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50.
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水平。结果 ER和PR的阳性率一致 ,均为 6 6 6 7%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 (Ⅰ级 )的阳性率为 4 0 % ,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 (Ⅱ、Ⅲ级 ) ;临床分期早期 (Ⅰ期 )的阳性率为 4 3 33% ,明显高于中、晚期 (Ⅱ、Ⅲ期 )患者 (P <0 0 1)。在同一标本不同部位的癌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率显示癌灶组织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 <0 0 5 )。结论 ER和PR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高分化癌的ER和PR表达水平高 ,低分化癌的ER和PR含量低 ;临床分期早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高 ,中、晚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低。笔者认为 :ER和PR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趋势、分级及临床分期和内分泌治疗与对预后的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