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心衰)认识的不断深入,心衰的定义和分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任何原因引起的初始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或伴有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称为心衰.按照2006年美国心衰学会的定义,心衰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以有不同病因、临床表现及临床业型.患者可以表现为各种原发的心血管疾病,即存在心脏重构,从未发生心功能不全征象,或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心功能不全征象,临床无心衰症状和体征;或存在心哀的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气促、疲乏、运动耐昔受限和(或)液体潴留[1].因此心衰包括:心脏重构、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和有症状的心衰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2.
卢永昕 《中国医刊》2006,41(5):14-16
关于心力衰竭(心衰),传统认识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新的观念是心力衰竭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引起心脏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可以表现为有症状或无症状,也可以表现为仅存在高危因素,心脏的早期损害已经启动,将来发展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33.
目的实现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在成肌细胞中高效稳定持久的表达,观察成肌细胞作为基因的载体细胞植入SD大鼠体内后的转归。方法构建携带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gXSN),经PT67包装,G418筛选得到稳定的产毒克隆,用含GFP的病毒上清感染成肌细胞。被感染的成肌细胞植入同种动物的后肢的肌肉内,观察其在同种动物体内的转归。于术后4周取动物后肢肌肉,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的结构。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转染成肌细胞后48h,在共聚焦显微镜的激光激发下可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效率33%,G418筛选后转染效率达90%。术后4周,在HE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SD大鼠骨骼肌中转基因的GFP荧光阳性的成肌细胞已与宿主的成肌细胞融合。结论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在成肌细胞中稳定持久的表达,成肌细胞可作为生物细胞工程治疗的载体细胞。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体外内毒素(LPS)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PTX对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A、B、C、D组,A组(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B组加入1μg/ml PTX,C组加入10μg/ml PTX,D组加入100μg/ml PTX。作用6h后均予LPS 1μg/ml处理。采用RT-PCR及ELISA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TNF-α水平及TNF-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B、C、D组TNF-α生成及TNF-α mRNA表达均低于A组,且与PTX浓度呈正相关。结论PTX能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产生TNF-α;本研究为PTX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美国心脏学会2004年度科学大会于11月7~10日在新奥尔良召开,来自全世界约3万余名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三大领域。本文简略介绍大会内容。1 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Mann介绍了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室被动性限制装置(CSD)行心室复形术的疗效, CorCarpTM心室限制性装置是一种网状物,用于包裹心脏,减少室壁张力,促进心力衰竭时心室几何学正常化,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将篮球塑形成橄榄球。这个随机多中心研究包括 493 例心力衰竭患者,300 例使用CSD, 一级终点(死亡、主要心血管操作和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检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修饰的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蛋白浓度的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修饰的鼠骨骼肌成肌细胞、未转染的正常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均由实验室前期制备。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后24h存活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8只/组。造模后24h,实验组在动物后肢局部分多点注射总量为0.1mL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修饰的鼠骨骼肌成肌细胞悬液,(2~4)×1010L-1细胞;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未转染的正常鼠骨骼肌成肌细胞悬液。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和心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水平。结果:①细胞移植后1,2,4周,假手术组血浆和心肌组织内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于第2周达峰值(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②细胞移植后1,2,4周,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内均未检测到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实验组于第1周即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③细胞移植后第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至第2周实验组达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然后逐步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均逐渐呈升高趋势,且实验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修饰的鼠骨骼肌成肌细胞植入心肌梗死大鼠体内1周后,能有效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明显促进心肌梗死早期大鼠心肌细胞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同时可持续促进心肌及全身其他组织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泌。  相似文献   
37.
背景:骨髓间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移植具有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是二者联合应用是否优于单独应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生和心功能的影响。设计: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采用单一样本观察;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内科,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4只。表达载体PAdTrack/VEGF165。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以5-溴-2’-脱氧尿苷标记细胞。②制备、抽提、纯化、鉴定质粒PAdTrack/VEGF165。③结扎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均为12只,干细胞+质粒组、干细胞组、质粒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心肌内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和/或VEGF165。转染、DMEM注射。④4周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梗死及缺血区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②血管计数。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干细胞+质粒组和干细胞组梗死及缺血心肌处可见大量5-溴-2’-脱氧尿苷标记的移植细胞,其中缺血心肌处部分移植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形成新生毛细血管。②Ⅷ因子染色阳性的新生血管密度分布为干细胞+质粒组〉质粒组〉干细胞组〉对照组(P均〈0.01)。③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治疗后室壁厚度和室壁运动幅度改善,射血分数值增加幅度为干细胞+质粒组〉干细胞组〉质粒组〉对照组(P均〈0.01)。结论: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能进一步增强大鼠梗死缺血区血管再生、改善室壁厚度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为重要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之一,其对内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报道不多。实验拟验证和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处理:取人新鲜脐带(产妇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1×10-9 m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00 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1×10-9 m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00 mg/L)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②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活力;DAPI细胞核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的测定;并进行内皮细胞 caspase-3活性的检测。 结果: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加入后,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 < 0.05)。②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发生凋亡,而加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刺激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 < 0.05)。③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上调caspase-3的表达,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caspase-3活性则降低(P < 0.05)。 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9.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述:“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里,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看成是整个医疗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高度地评价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论述,“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每一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0.
ASCEND-HF是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在7 141例急性心力衰竭(发病24 h)的患者中评估重组B类利钠肽--奈西利肽的疗效,给药方式采用先安瓿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