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IMDM(Iscove's Modified Dulbecco's Medium)单相培养基对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体外培养情况。方法采用IMDM单相培养基对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比较不同pH值、血清浓度及接种量等条件下虫体生长繁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B.h在IMDM培养基中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7.0-8.0;新生牛血清含量大于10%;接种量不小于1×105个原虫/管;青、链霉素1万单位/mL,于37℃条件下厌氧培养,每3-6天转种1次,可以达到长期培养效果。结论 IMDM单相培养基更适合B.h的生长繁殖,可以用于诊断及体外长期培养。  相似文献   
22.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血清中IL-17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人芽囊原虫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动态变化,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来探讨IL-17在人芽囊原虫感染中的意义。方法BABL/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免疫抑制剂组、对照组,每组各40只,三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2d、3d、4d、5d、6d、7d、8d、10d、12d、14d各取4只,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水平。结果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17的含量在不同感染时期基本处于稳定水平(P〉0.05),而感染后不同时期的实验组小鼠血清IL-17水平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4d、5d、6d的表达分别高于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P〈0.05),且第5d达到高峰。结论提示了IL-17可能在人芽囊原虫早期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患儿,女性,4月龄,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城关镇人。因无明显诱因血样便,于2006年5月8日来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儿科就诊。大便3次/d,有腥臭味,较稀烂,伴少许黏液,无浓性物,量中等,同时伴呕吐(非喷射状),无咖啡样物,进食即吐,无明显烦躁和哭闹。患儿为顺产第1胎,新法接生,出生时体重3.1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的纯化方法。方法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的淡水鱼中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接种动物,收集成虫,制备匀浆液(粗抗原),借助偶联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提取特异性抗原,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G-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纯化抗原的纯度和特异性。结果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经CGPAGE显示5条蛋白带,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均有抗原性,强阳性带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31ku,各区带蛋白与并殖吸虫、血吸虫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有16条蛋白带。结论经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华支睾吸虫抗原特异性高。亲合层析是获取华支睾吸虫诊断用抗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方法:感染伊氏锥虫小鼠的肝和脾组织分别冻存于-20 ℃和-80 ℃低温冰箱7、10、60 d,观察复苏后伊氏锥虫的形态、活力及对小鼠的感染力.结果:伊氏锥虫在-20 ℃和-80 ℃温度下冻存7、10、60 d后,光镜下形态与新鲜组织内虫体一致.随着冻存时间延长虫体活力稍有下降.肝、脾组织-20 ℃或-80 ℃冻存60 d后虫体活力分别为74.47%,74.43%和74.62%,7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0 ℃和-80 ℃冷藏保存7、10 d后接种,小鼠虫血症出现时间均为5 d,保存60 d者为7 d.两种温度,不同时间保存虫体复苏后对小鼠感染成功率和致死率均为100%.结论:不加保护剂直接冷冻受染小鼠肝或脾组织保存伊氏锥虫,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保种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甲硝唑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的疗效。方法115例患者因腹疼、腹泻及粘液血便行肠镜检查,肠镜下取病变粘膜做病理检查,并采集其新鲜粪便,行直接涂片法和三色染色法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确诊人芽囊原虫阳性而其他寄生虫阴性者,予口服甲硝唑0.4 g/d,4次/d,连续服7 d。治疗3周后粪检仍阳性者,再重复用药7 d。30例患者治疗后复查电子肠镜,观察肠粘膜损伤的变化。结果甲硝唑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4.65%(230/243),其中服药7 d的治愈率76.54%(186/243);服药14 d的治愈率18.11%(44/243);治疗无效5.35%(13/243)。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占4.53%(11/243)。电子结肠镜检查,所检患者的肠道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直肠,表现为粘膜糜烂及溃疡;病理检查多为粘膜慢性炎症或溃疡病变。治疗后复查肠镜30例,肠粘膜损伤均获治愈。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可引起肠粘膜糜烂及溃疡,口服甲硝唑治疗该病引起的肠粘膜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但少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因产生抗药性而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7.
28.
粪便标本经生理盐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法制片后,光镜下观察并描述人芽囊原虫与花粉颗粒、类酵母菌和脂肪滴的形态特征,为人芽囊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大鼠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也称肝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引起人体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我国近年估计有1 000多万人感染肝吸虫[1],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人体感染后无保护性免疫,流行区人群常常发生再感染和重复感染[2].近来发现初次感染治愈的大鼠产生很强的抵抗再感染力 [3,4].但有文献报道初次感染后未治疗大鼠对重复感染无明显抵抗[4,5].为了弄清大鼠是否能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我们将10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分2~5次感染大鼠,结果发现大鼠能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不同初感染时间对重复感染的影响,发现初感染后1周抵抗力开始出现,第4周时达到高峰,重复感染虫体发育比迟缓,现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医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蠕形螨感染与生活习惯、面部疾患、皮肤性状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对713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个人的卫生习惯、皮肤性状、面部疾患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21.74%,其中国内大学生为21.96%,留学生为16.67%,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共用洗漱用品、化妆品、有面部疾患及油性皮肤的感染率均较高;常用香皂洗脸、除螨用品的感染率较低。结论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皮肤性状有密切关系;证实蠕形螨感染是面部疾患如痤疮等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