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1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7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82篇 |
内科学 | 195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3篇 |
综合类 | 504篇 |
预防医学 | 382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0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10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男72例 ,女37例 ,测定血脂、血糖、肾功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头颅MRI或CT,分为4组 :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 (I) (26例 )、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 (Ⅱ) (29例 )、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组 (III)(22例 )、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 (同时合并冠心病或 /和脑梗死 )组 (IV) (32例 ) ,进行各项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 (a)、肌酐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叶酸水平Ⅲ<Ⅳ<Ⅱ<Ⅰ ,Ⅲ与Ⅰ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维生素B12水平Ⅳ<Ⅱ<Ⅲ<Ⅰ ,Ⅳ和Ⅱ较Ⅰ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 ,Hcy水平Ⅲ>Ⅱ>Ⅳ>Ⅰ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影响因素 (r=0.202,P<0.05) ,hHcy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无关 (SBP ,r=0.035,P=0.734;DBP ,r=0.076,P=0.457)。结论本文未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原发性高血压叶酸、维生素B12 相对较高 ,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时 ,叶酸、维生素B12下降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民族中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克隆测序等方法,对354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哈萨克族患者和216例年龄、性别、族别相匹配的血压<140/90mmHg的正常血压者,分别进行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新疆哈萨克族人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存在TT、CC、TC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29、0·29,0·15、0·22,0·56、0·49。T、C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53、0·47和0·57、0·43。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不相关。 相似文献
53.
重组人纽兰格林对正常恒河猴心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健康成年恒河猴心脏的作用.将10只健康成年实验恒河猴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重组人纽兰格林及生理盐水,采用超声心动图对用药前、用药即刻60 s内及用药10 d后相关指标进行测量,比较两组之间及不同时间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健康实验恒河猴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及容积、收缩末期左室容积、每搏量有影响,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4者均增大,而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健康恒河猴的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认为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健康成年恒河猴左心室容积有影响,而对心肌收缩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4.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定位的染色体20q13是肥胖的易感区域,功能与基因定位均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是肥胖的易感基因。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肥胖人群的关系。
方法: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 063例维吾尔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先在48例维吾尔族肥胖人群(男/女:24/24)中测序筛查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选取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技术在研究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开展病例-对照关联研究。
结果与结论:在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功能区共发现5个新的和8个已知的变异位点。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2个代表性变异位点rs60254222和rs17480735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变异的AA、AG、GG基因型在肥胖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2.2%,55.7%,12.2%和23.8%,48.3%,27.9%,且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变异不同基因型组间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Logistic分析提示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变异GG基因型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578,95%可信区间为0.401~0.833,P=0.003)。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变异位点rs60254222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2(MK2)基因是否与代谢综合征(MS)有关联,为探讨MS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334例维吾尔族自然人群(MS组808例,非MS组152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序筛查维吾尔族MS患者MK2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然后选择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结果 在MK2基因功能区共发现7个变异位点(4个已知变异位点,3个新发现的变异位点),选取3个代表性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TaqMan-PCR分型成功的2个变异位点(rs45514798、44890c/t)的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非MS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然而,rs45514798位点GG基因型的腰围(85.1+11.5)cm低于(AG+AA)基因型(87.1+21.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32).单体型关联分析发现H3 C-A在MS组的频率(12.9%)高于非MS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6,P=0.035);H3 C-A单体型在女性人群MS组的频率(13.9%)高于非MS组(10.8%),差异有临界统计学意义(x2=3.79,P=O.050).结论 MK2基因rs45514798、44890c/t位点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人MS无关联;而rs45514798位点与腰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高血压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1990年Yang等[1]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原发性高血压可能的发病机制,认为人类可能存在多种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缺失、重排和表达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531名,女性2669名。血压测量采用美国心脏病联合会(AHA)规范的国际标准血压测量法,精确至2mmHg。身高测量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法进行,精确至1cm。应用GAMLSS技术,结合性别、年龄及身高百分位数预测得到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D(μ,σ,υ,τ)的特定分布形式,同时考虑资料的偏度和峰度,利用3次光滑样条函数(cs(.))进行方程拟合,身高百分位数采用LMS法(μ-σ-λ)计算。结果观察拟合的SBP和DBP各年龄别的百分位数曲线,可见:①SBP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规律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SBP曲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女性SBP曲线至12岁时达高峰后停止增长;男、女性DBP随年龄的发展趋势与SBP相近。至17岁时,身高P50所对应的SBPP95和DBPP95男女间差值分别为9和4mmHg,男性血压高于女性。②身高百分位数越大,其对应的血压值越高,观察7~17岁身高P95和身高P5相对应血压P90的差值,每单位身高增加引起的血压变化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③与美国第4版《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相比较,男、女性SBPP90切点值出现时间与美国标准接近,分别为12和13岁;DBP从7岁起即高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约10mmHg,之后呈增长缓慢,11~12岁后呈下降趋势,至17岁时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接近。身高P50所对应的DBPP90切点值至9岁时已达80mmHg,远早于美国的16岁。结论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尝试性应用GAMLSS技术构建新疆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血压参考值。描述了血压拟合曲线在不同性别下的发展规律与相互间的特征差异,补充了不同身高百分位数下的血压参考值,可使中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血压参考值范围更趋精准,尤其可为身高处于极端水平(身高过高或过矮)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压水平的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四逆汤对SIRS大鼠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复制大鼠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研究四逆汤对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二次打击SIRS模型,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30只,四逆汤模型治疗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组大鼠在一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模型对照组按相同溶液体重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 d分别活杀大鼠。剖开胸腔,暴露心脏,快速抽取主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和有关酶学指标的检测,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的含量。结果:治疗1 d组TNF-α为(35.0±14.9) ng/L,IL-6为(96.3±29.0) ng/L;5 d组TNF-α为(20.9±13.7)ng/L,IL-6为(48.7±40.0)ng/L;四逆汤中药方剂能够下调实验大鼠血浆TNF-α和IL-6 水平(P<0.05)。结论:四逆汤中药方剂起到抑制炎症、有效改善SIRS、MODS大鼠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防治MODS的目的,为四逆汤防治MOD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2基因(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2,RGS2)1891-1892del TC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444例)-对照(489例)方法 进行关联分析,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1891-1892del TC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1891-1892del TC在该人群男性中(OR=1.698,P=0.03)以及总体人群中(OR=1.32,P=0.044)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ID+DD基因型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Ⅱ基因型组(P=0.04);DD和ID基因型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Ⅱ基因型组(P<0.01).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RGS2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同时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