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院于 2 0 0 3年采用穿刺法治疗阴道壁囊肿 3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妇科门诊 ,年龄均在 2 0岁 5 0岁 ,B超示囊肿最大者 5 .5cm4 .0cm ,最小者 3.5cm2 .0cm ,囊肿发生部位在阴道前壁、侧壁及后壁 ,而以阴道的前壁和侧壁居多。1.2 方法 常规局部消毒后 ,用 9号 12号针头接 2 0ml注射器 ,从囊肿最薄弱处穿入抽净囊液 ,保持针头在囊腔内且不移位 ,取下针筒用替硝唑注射液冲洗囊腔 ,然后再注入 3%碘酊 ,注入量为抽出囊液的 1/31/2 ,注毕 ,压迫进针处 5min10min ,局部覆盖纱布 ,术后口服…  相似文献   
22.
阴道镜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莉  高巧莲  张恩娣  龙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22-262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治的3 541例患者,对其宫颈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者287例,其中CINⅠ228例,CINⅡ29例,CINⅢ(包括宫颈原位癌CIS)30例;宫颈浸润癌87例,慢性宫颈炎1 899例,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I)147例,宫颈息肉4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平滑肌瘤14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I)有重要价值。对CIN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统一阴道镜评分标准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3.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秋冬季节多发且以青少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7.539.5℃)、畏寒、咽痛、吞咽困难。检查: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Ⅱ~Ⅲ度肿大,充血,表面上有黄色脓性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笔者自1998~2002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该病患者。“利咽解毒汤”组成:双花30g、连翘15g、板蓝根15g、白花蛇舌草12g、柴胡15g、葛根15g、荆芥9g、牛蒡子9g、生甘草6g。伴有高热者加生石膏30g(先煎),知母9g;咳吐黄痰者加桔梗9g、鱼腥草30g;恶心者加竹茹9g;小便黄,…  相似文献   
24.
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含铂类化疗的治疗疗效影响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8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BRCA1基因定性检测,回顾调查入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反应,疗效评价、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疾病进展及生存期差异采用时序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RCA1表达阳性率为51.9%,化疗有效率为43.2%;其中BRCA1阴性组化疗有效率为56.4%,BRCA1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为31.0%,BRCA1阴性组化疗有效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CA1阴性组与阳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晚期NSCLC中BRCA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无明显关联,BRCA1表达阴性有助于化疗成功,1年生存率较高,但总生存无差异。BRCA1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耳穴压豆结合情志调理在住院病人失眠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莉 《光明中医》2011,26(4):774-774
失眠在住院病人中越来越多,在中医属"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临床上失眠多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脾两虚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或急躁易怒,肝胆火旺等所致。笔者采取耳穴压豆的中医治疗方法,达到补养心脾,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目的,以促进睡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Neurit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细胞(non-small lung cancer-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NSCLCVECs)中的表达水平,探讨Neuritin与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发生的关系。方法:培养及鉴定人NSCLC-VECs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PMEC),使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膜上FactorⅧ抗体及CD34抗体表达水平,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euritin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加压筛选稳定传代的NSCLCVECs及HPMEC细胞膜上可见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actorⅧ抗体及CD34抗体表达。NSCLC-VECs中Neurit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PMEC[(0.95±0.09)vs(0.64±0.05),P<0.05],Neuritin蛋白在NSCLC-VECs中的表达的水平明显高于HPMEC[(1.15±0.11)vs(0.27±0.14),P<0.05]。结论:Neuritin在人NSCLC-VECs中过表达,提示Neuritin可能与肿瘤血管发生相关,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7.
为减轻绝经妇女取环的痛苦 ,我们对 4 2例绝经后要求取金属单环的妇女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2病例为 2 0 0 2年至 2 0 0 4年来我院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 ,经B超检查 ,均放置金属单环 ,无手术禁忌证 ,年龄 4 8岁 6 8岁 ,平均年龄 5 2 .3岁 ,置环年限 10a30a ,平均置环年限 16 .3a,其中在绝经后 1a内取环者 30例 ,在绝经后 1a以上取环者有 12例。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 ,确定无手术禁忌证 ,行常规取环术 ,其中有 30例一次取环成功为A组 ,余 12例因宫颈萎缩或子宫萎缩等原因未能取…  相似文献   
28.
单莉  冯莺 《全科护理》2011,9(28):2614-2615
综述影响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防治静脉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铂类(P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纳入PPC方案治疗初治的晚期NSCLC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d controlled trail,RCT),2位研究者独立评估试验质量和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包括3 057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C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与其他含铂方案(PBR方案)比较,有效率(OR=1.18,95%CI:0.77~1.81,P=0.45)和1年生存率(OR=1.11,95%CI:0.82~1.49,P=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疾病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1,95%CI:0.93~1.11,P=0.75);但在总的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方面,PPC方案略有优势(HR=0.92,95%CI:0.84~1.01,P=0.07),尤其是非鳞癌患者更能从中获益(HR=0.87,95%CI:0.77~0.99,P=0.03)。与PBR方案相比,PPC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粒缺性发热方面发生率较低,但3~4级消化道反应更为常见。结论:P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CS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合非鳞癌的患者。  相似文献   
30.
单莉  洪云 《临床荟萃》2010,25(11):967-969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节能量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AS)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累及部位广,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