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郭氏背三针结合头针丛刺法治疗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头针丛刺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郭氏背三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Gesell)评分发育商、韦氏儿童智力测试(WISC)评分、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流速度(Vs)、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43%)较对照组(71.43%)高(P<0.05);治疗后Gesell评分各发育商、WSIC各评分及(≥5岁和<5岁)的S-M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Vm、Vs、PI均较治疗前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RI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郭氏背三针结合头针丛刺法治疗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疗效明显,可提高儿童的神经发育、智力发育及生活能力,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双手-臂强化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型脑瘫患儿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获得患儿家属同意权)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双手-臂强化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前壁旋后角度、握力评分和Peabody精细评分,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前壁旋后角度、握力评分和Peabody精细评分增加(观察组:t=21.610 8、9.676 6、13.398 3,对照组:t=11.912 0、4.502 2、6.918 2,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壁旋后角度、握力评分和Peabody精细评分高于对照组(t=9.211、6.038、5.735,P0.05)。两组治疗后步宽减少,而步长和步速增加(观察组:t=11.259 3、10.066 3、13.605 4,对照组:t=4.874 1、4.042 3、6.144 4,P0.05);观察组治疗后步宽低于对照组,而步长和步速高于对照组(t=6.007、5.999、6.376,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增加(观察组:t=12.239,对照组:t=5.918,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5.602,P0.05)。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增加(观察组:t=12.702,对照组:t=6.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t=5.54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3%)高于对照组(68.09%)(P0.05)。结论:针刺联合双手-臂强化训练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3.
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实践与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新生儿脑损伤临床表现以智力低下、癫痫、脑瘫、语言障碍及行为异常为主要特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中医干预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6-01-2018-06-01在河南省中医院确诊为脑损伤的新生儿180例,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中医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中医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5个功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结果疗程结束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1.86%,高于对照组的75.53%,χ~2=8.621,P=0.003。中医组患儿大运动DQ值为(86.45±11.71),高于对照组的(78.59±12.16),t=2.632,P=0.011;精细动作DQ值为(85.75±13.78),高于对照组的(78.69±13.20),t=2.098,P=0.040;适应性DQ值为(83.75±11.74),高于对照组的(76.59±11.12),t=2.499,P=0.015;语言DQ值为(86.56±14.18),高于对照组的(77.68±13.37),t=2.604,P=0.012;个人社交DQ值为(87.88±12.89),高于对照组的(79.68±12.63),t=2.570,P=0.013。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中医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5个功能区的DQ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中医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质量有所下降.青年教师理论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匮乏,授课内容中医理论不足,西医知识大量补充.鉴于此,提出了三种对策:①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实行传、帮、带;②采用循序渐进和集中强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青年教师的授课内容;③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备课时间和临床机会.  相似文献   
36.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结果 2 g/100 ml和1 g/100 ml的药液浓度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药液温度(38±1)℃、(40±1)℃两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25 min两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 g/100 ml,适宜的药液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 min。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补肾开窍祛痰方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及Bcl-2/Bax比例变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并剪断左侧颈总动脉后缺氧1小时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后药物干预6天。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比例。结果 (1)Bcl-2阳性表达的比较: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Bcl-2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平均光密度值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ax阳性表达的比较:与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Bax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3)Bcl-2/Bax比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Bcl-2/Bax比例均升高。结论补肾开窍祛痰方药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Bax比例,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柴牡醒脑汤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0例,通过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均分为试验组及常规组,一组35例。两组均实施早期康复锻炼,试验组加行柴牡醒脑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认知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VEGF水平、血清Ang-1、血清Ang-2水平。结果 试验组88.57%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62.86%,组间(P<0.05);治疗前两组MMSE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BEG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ng...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对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记录比较2组治疗前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盖塞尔(Gesell)语言发育商(D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C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3、6月后GMFM-88、Gesell语言D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3、6月后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6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血流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患儿大脑的整体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就诊的外感发热风热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用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和口服柴黄颗粒基础治疗,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87.50%,对照组有效率占56.25%,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配合常规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