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一起腺病毒53型引起的结膜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某中学发生的结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和眼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病例主要集中在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患病率分别为11.5%、14.9%和9.8%,流行曲线为单峰分布,疫情持续59 d,由学生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平均年龄14.4岁。患者以眼部不适症状为主,无发热症状,其中单眼不适61例,占85.9%;双眼不适10例,占14.1%。其中结膜充血41例,占57.7%;畏光1例,占1.4%;眼部疼痛5例,占7.0%;眼痒7例,占9.9%;眼分泌物增多3例,占4.2%。推测最长潜伏期为35 d。经过Hep-2细胞培养分离毒株4株,采用中和试验鉴定为腺病毒53型,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起疫情是由腺病毒53型引起的结膜炎暴发,应加强对高危人群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基层疾控机构的技能、培训、工作配置、业务水平,为合理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丰台区、顺义区、密云县的地段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卫生院的防保人员进行统一调查,井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分析.[结果]六区县防保人员2004年接受一次区县级以上传染病培训的482人占71.51%,对传染病业务培训基本满意与完全满意的分别为68.41%和5.81%.69.04%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模式是短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工作中经常加班占46.3%,希望调换工作的比例高达42.00%.[结论]基层防保科应提高传染病培训绩效,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办公设备,加强总体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当前防保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调查,抽取有典型症状的静脉血和咽拭子各9份,用明胶颗粒载体的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该宾馆封闭式培训基地居住密度为2.2平米/人,通风不良,从2005年3月20日至4月27日共发病71例,发病年龄在17~25岁之间,其中住院治疗9例,肺炎1例,罹患率为43.3%,性别间罹患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特点为发热、干咳、咽痛、胸痛、乏力,白细胞升高,9份送检血清中7份支原体抗体IgM(+)。实施隔离、通风、消毒、服用罗红霉素等措施对迅速控制疫情有较好的效果。结论在通风不良、居住密度高的条件下,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成人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5例患者,均在术前3d服用200mg塞来昔布,2次/d,经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假体安置成功、缝合关节囊后,在关节囊周围、切口周围浸润注射2.5g/L,80ml罗哌卡因,然后逐层关闭切口.分析患者术后1h、4h、1d、2d、3dh、出院时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术后1h、4h、1d、2d、3dh、出院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1.3)分、(2.7±1.1)分、(3.3±1.1)分、(2.7±0.5)分、(2.5±1.0)分、(2.2±0.45)分,并且仅发生1例恶心、呕叶.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有助于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霍乱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霍乱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海淀区2005—2016年霍乱病例、外环境和食品监测资料,分析霍乱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血清群分布和感染来源。结果 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报告霍乱病例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4/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呈散发状态,各年发病率无明显变化;临床分型均为轻型,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男女比为1∶1.14。其中6—8月发病最多(13例),占86.67%;23~33岁发病最多(11例),占73.33%;职业以干部职员发病最多(8例),占53.33%;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病例数相对较多。15例病例检出O1群霍乱弧菌10例,占66.67%,检出O139群5例,所有菌株均为非产毒株。13例病例发病前曾食用过凉拌菜和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监测13 735份,检出霍乱弧菌7份,检出率为0.05%。结论 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霍乱发病呈散发,夏季为高发季节,流行菌株为非产毒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结果 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报告伤寒32例,副伤寒27例,年均发病率为0.16/10万,呈现散发状态,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P0.05)。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4月和7—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2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7.46%。海淀区82.76%的乡镇(街道)有伤寒、副伤寒病例报告,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男性38例,女性21例,男女性别比为1.81∶1;20岁~组发病最多,为16例,占27.12%;职业以学生为主,为16例,占27.12%。结论 2005—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伤寒、副伤寒发病呈散发,春夏季是高发季节,学生是高发人群,流动人口较多地区是高发地区,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1-2013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猩红热病例的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3年海淀区报告现住址为本市的病例1 956例,发病率为19.61/105,以3~8岁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89.1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职业分布特征以学生最多(占47.19%,923/1 956),其次是托幼儿童(占44.53%,871/1 956)和散居儿童(占7.92%,155/1 956)。城区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猩红热全年均有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2011-2013年有春季和冬季两个高峰(3-6月份有一明显的春季高峰,11月-次年1月有一明显的冬季高峰)。结论海淀区城区3~8岁男性儿童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在每年的发病高峰前针对高危人群提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诊治和感染来源情况,提出疫情控制措施调整意见.方法 采集患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人感染H7 N9禽流感个案调查表》与患儿及其家属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现场资料.结果 患儿以上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经门诊治疗痊愈,传染源不明.患儿无肺部感染,经过抗炎、抗病毒治疗,未服用达菲.结论 人感染H7 N9禽流感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传染和流行特征未明,要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流感病原学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传染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校甲型H1N1患者基本资料和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历时17 d,累计确诊109名病例,学生罹患率为5.08%(104/2 048),教师罹患率为2.23%(5/224),隐性感染者比例为7.34%(8/109);与2008年同期比较,流感样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疫情初期发病学生以初二年级学生为主,中、后期扩散至初三及其他年级;不同性别人群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临床特征典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样病例30.95%(104/336)。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严格执行校园内的晨午检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