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受体(GHR)在SMMC-7721与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获得肝癌GHR在细胞水平上的定量表达。方法分别采用放射性配体分析与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GHR在SMMC-7721与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SMMC-7721与Bel-7402肝癌细胞均可表达GHRmRNA;在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现GHR在7721肝癌细胞的位点数量(Site,103/cell)为3.462±0.632,平衡解离常数(Kd)为0.52±0.05942nmol/L;7402肝癌细胞位点数量为7.348±0.891,Kd为0.63±0.04583nmol/L。结论由于上述两种肝癌细胞株均可表达GHR,因此可为研究rhGH与肝细胞肝癌的生长关系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2.
肝移植出血特点及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在移植中的应用 背景:如何评估肝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止血、凝血功能以及使用怎样的止血措施解决凝血问题,目前还没有常规止血指导方案。 目的:探讨肝移植过程中各时间段出血特点并观察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在肝移植中的应用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对比观察实验,2001-04/2006-07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完成。 对象:2001-04/2003-03接受肝移植患者15例为回顾性研究对象;2003-03/ 2006-07接受肝移植的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组和对照组。 方法:对前期15例肝移植患者出血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各个时间段出血特点。对后期28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组移植前10 min静脉推注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70~80 μg/kg,推注速度为 3~5 min。对照组同样方式推注50 mL的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15例接受肝移植患者各时期的出血量;14例患者使用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前及用药后30 min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总量。 结果:广泛渗血是造成肝移植过程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在病肝切除阶段的广泛渗血是主要的出血时间段,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可以较好地改善多种凝血功能指标,使血栓弹力图指标r, k, α角度和最大振幅及常规指标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组较对照组移植过程出血明显减少;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组较对照组移植时间明显缩短;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组14例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血栓并发症。 结论:肝移植切肝时间相的广泛渗血为肝移植主要出血时间。活化重组人凝血因子VⅡ可以成功的地应用于肝移植。  相似文献   
103.
实习医生:(汇报病史)病人,男,21岁。入院8天前在工作时不慎被圆木撞击中腹部,无昏迷史,4小时后中上腹剧痛,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无效,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十二指肠第二段前壁挫伤,胰头部包膜有瘀血,即行十二指肠修补,腹腔内单管引流术。术后第7天出现高热,自引流管及管周流出大量液体,第8天手术切口迸裂,有大量  相似文献   
104.
鞭虫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者少见,我们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5岁,学生,住广州郊区。因脐周疼痛阵发性加剧入院,曾呕吐4次,排暗红色大便3次。起病前未服过任何药物。体检:体温38℃,脉搏140次/分,血压75/50毫米汞柱,呼吸24次/分。心肺正常。腹  相似文献   
105.
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是肝细胞生长的主要负性调节因子和分化成熟促进因子,对肝癌细胞生长也具明显抑制作用。本文用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对12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TGF—β_1免疫染色,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发现肝癌组织的TGF—β_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阳性染色面积,肝癌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96±10.70%和56.60±26.62%(P<0.01);阳性细胞数,肝癌与癌旁组织分别为2.42±5.39%和34.48±28.68%(P<0.01)。本研究提示肝癌细胞TGF—β_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细胞的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也是其生物学特征之  相似文献   
106.
麻醉品肠道综合征(附3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510120)陈积圣,区庆嘉,陈亚进,陈伟强吸毒所致急性腹痛已成为急腹症诊治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我院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病人女,26岁。因右下腹痛4天伴畏寒发热,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肝癌切除或肝动脉栓塞术后应用干扰素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肝癌切除或肝动脉栓塞术前术后及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2b之后,检测其T细胞亚群,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术后1wk时CD3、CD4细胞明显减少,2~3wk时开始回升,4wk时恢复至术前水平。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2b后CD4细胞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增大。结论肝癌病人术后免疫系统受抑制,应用干扰素有增加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报道胰岛素瘤36例,旨在探讨其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意义。该组病例直径小于2.cm者32例(89%,32/36),术前动脉造影的阳性率71%(10/14),术中触诊的阳性率94%(34/36),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13例(36%,13/36),治愈率100%,远期复发2例(6%,2/36)。认为胰岛素瘤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高,术中细致的触诊有利于发现肿瘤,局部切除疗效好,不主张行盲目胰体尾切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HCC)的癌旁组织进行了GHR的检测,并以6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32例肝癌癌旁组织均检测到GHR的存在,癌旁组织GHR的受体最大结合容量(RT)值为32.7441±3.5106fmol/mg.protein,Kd为0.6109±0.1105nmol/L;与对照组肝组织相比,肝癌癌旁组织GRH的RT降低(P<0.05),而Kd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部癌旁组织均表达GHR,在这些受体功能未明的情况下,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使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0.
了解肝癌切除或肝动脉栓塞术后应用干扰素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