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周期蛋白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期蛋白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陆劲松邵志敏江明沈镇宙(上海医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上海200032)1481953年Howard与Pelc首先建立了细胞周期的概念[1],但直到近几年细胞周期的研究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相似文献   
82.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属气阴两虚、湿浊内蕴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气阴两虚兼湿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自拟方治疗)45例,对照组(肾康宁片治疗)30例,观察治疗1个月前后及治疗4周后BUN、SCr、CCr、RBC、Hb、HCT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改善贫血并有效控制临床症状(P〈0.05)。尽管各组间对比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就改善肾功能,改善贫血及控制临床症状的幅度以治疗组最为明显。结论:自拟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使用肾康宁片更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贫血状况,降低BUN、SCr及CCr水平,阻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与目的:乳房再造使乳腺癌全乳切除患者重获完整的乳房外形。本文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联合或不联合假体和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一期乳房再造的经验,并探讨适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再造方式。方法:2000年1月-2005年7月,74例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或带蒂TRAM行一期乳房再造。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背阔肌肌皮瓣再造62例(83.8%),其中联合假体13例、带蒂TRAM再造12例、联合假体1例。经过2~66个月随访,局部区域复发率4.1%。患者满意度高,可接受度96%。而且这两种自体再造方式在是否需要联合假体上没有差别(P=0.440)。结论: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背阔肌肌皮瓣再造对中国女性适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03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和单侧乳腺癌相比,目前对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breast cancer)的了解相当有限。本研究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了2001年1月~2005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3位确诊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双侧乳腺癌患者占同期全部患者的3.22%,同时性(12个月以内)双侧乳腺癌27例。并分别回顾了发病年龄、月经情况、肿块大小、治疗方式等资料,侧重分析单/双侧,第一/第二侧,同时/异时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类型的差别。结果:双侧乳腺癌较单侧乳腺癌起病早(P〈0.001)。舣侧发病中位间隔时间48个月(0~480个月)。比较单/双侧乳腺癌发现双侧癌有更多O/I期病例,单侧癌中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高(P=0.017)。双侧乳腺癌内第一/第二侧间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较异时性痛淋巴结转移数更少(P=0.031),浸润程度更低(P=0.031),导管内癌比例更高(P=0.012)。未发现浸润性小叶癌在单/双侧间发病有差别。治疗方式上,第二侧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的比例大大提高(10.8%和2.6%,P=0.042)。按第二原发出现算起,经过中位13个月的随访,有3例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结论:对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单侧发生后宜积极随访以早期检出对侧病变。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有较早的临床分期和较高的DCIS比例,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提供了条件,但也不能忽视双侧乳腺癌潜在较高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85.
背景与目的:使用蛋白质组技术,我们鉴定出不同肺转移潜能MDA—MB-435乳腺癌细胞之间11个表达存在差异的蛋白,本研究试图探讨其中3个蛋白,dB—crystatlin(CRAB)、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peroxiredoxin 6(PDX6),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验证3个蛋白在不同肺转移潜能细胞株之问mRNA水平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03年1月~2004年1月,32例乳腺癌标本中3个蛋白的阳性率。结果:肺高转移潜能细胞株CRAB,HSP60和PDX6的mRNA水平分别为其亲代细胞的0.24倍,3.15倍和2.43倍。CRAB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和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和33.3%;HSP60在2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3%和73.3%;PDX6在2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60.0%。结论:HSP60水平的升高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能力增加相关,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IL-8、GM-CSF、RANTES、MCP-1在乳腺癌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93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趋化因子的浓度,以及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8、RANTES和MCP-1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临床Ⅲ期患者较Ⅰ期患者显著升高,IL-8、GM-CSF、RANTES和MCP-1预测乳腺癌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88.6%、28.6%、71.4%、60.0%,特异性分别为82.8%、93.1%、60.3%、82.8%,IL-8、GM—CSF、RANTES和MCP-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IL-8、MCP-1阳性组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低、预后差。结论:监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IL-8、MCP-1、RANTES的浓度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较理想指标,IL-8、MCP-1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蓝盆花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2004~1.80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480x+59039,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1.04%。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蓝盆花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8.
Bcl-2 family proteins appear to regulate apoptosis,with hcf-2, hcf-xl function as suppressors of apoptosisand bax, hcf-xs as promoters of cell death.ll] The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se proteins in breast cancerhas been reported, but a comprehensive study is needed.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of hcf-2, bax, hcf-xl in this multigene family, as regardsto their prognostic value in breast cancer.MATERIALS AND METHODSPatientsNinety-on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  相似文献   
89.
尹俊  喻劲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414-2415
目的:探讨头颅血肿骨化的CT特征。方法:对头颅血肿骨化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头颅血肿骨化全部位于顶骨,均为单侧,血肿均不超越颅缝,并以广基底与颅骨外板相接、与颅板呈钝角相交,血肿边缘呈弧形条状和(或)壳状骨化。结论:头颅血肿骨化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可确诊。  相似文献   
90.
新型维甲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E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型维甲酸AHPN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生长抑制试验及Western印迹法,研究新型维甲酸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细胞的生长抑制现象、不同时间点细胞内周期蛋白D1、周期蛋白E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HPN可有效地抑制MDA-MB-435细胞的生长,周期蛋白D1的蛋白表达随药物的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周期蛋白E的蛋白表达却无明显的改变。结论 AHPN可有效地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周期蛋白D1的蛋白表达实现,而与周期蛋白E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