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全视野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泥沙样微钙化13例(65%),仅见钙化灶而不伴有结节或肿块9例(45%);良性钙化2例(10%);未发现钙化灶5例(25%)。乳腺呈不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9例(45%)。有致密小结节影7例(35%)。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6例(30%).未见异常X线征象1例。结论 (1)泥沙样微细钙化仍是早期乳腺癌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比直接征象(肿块)更具特异性。(2)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在排除炎症和手术史后,应考虑乳腺癌可能。(3)除恶性钙化外,大于两种间接征象并存时,应高度重视,予以进一步检查或短期复查。(4)对临床疑为小结节,如果X线征有边缘模糊或小角状突起时,应高度疑为恶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中医优势病种治疗费用的人群聚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卫生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获得205家医疗机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分析2019年北京市本地居民中医优势病种治疗费用受益人群构成情况。结果:北京市中医优势病种治疗费用以西主中辅病种为主,男性患者费用占比高于女性,西诊中治病种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且费用主要流向女性,60岁及以上患者消耗了超过50%的治疗费用。结论:关注男性和0~14岁儿童患者及其所患重点疾病,加强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建设,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差异化策略,将中医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音乐治疗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择期肺癌手术患者72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治疗。分别在术后4h、12h及24h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变化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舒芬太尼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h、12h及24h时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h、12h及24h时的HR、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总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择期肺癌手术患者,给予音乐疗法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干预具有更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复方感冒灵颗粒(CGG)全方、化学药(CM)组、中药(TCM)组的抗病毒、抑菌、解热、抗炎等实验,以期综合评价复方感冒灵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效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制备小鼠病毒感染模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小鼠细菌感染模型,酵母菌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CGG、CM、TCM的抗病毒、体内体外抑菌、解热和抗炎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给药组肺组织中病毒载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CGG、CM、TCM组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9.68%、8.30%、8.54%;各组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延长率分别为29.6%、5.4%、12.9%;病毒感染致小鼠死亡抑制率分别为26.7%、0、10.0%。在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致死实验中发现,CGG、CM、TCM对小鼠的死亡抑制率分别为10.0%、15.0%、0;体外抑菌和杀菌实验发现CGG、TC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株均显示出抑制和杀灭作用。解热实验中发现CGG、CM可在给药后1、2 h显著抑制酵母致大鼠发热反应(P<0.01)。抗炎实验中发现给药组耳肿胀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CGG、CM、TCM组抑制率分别为31.7%、22.6%、26.8%。结论 CGG具有抗病毒、抑菌、解热、抗炎等功效,且CGG效果优于TCM、CM,提示TCM和CM发挥了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85.
氯化汞中毒对大鼠肾小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氯化汞中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酶化学的影响,方法:制作氯化汞中毒大鼠模型,以铈盐为捕捉剂,分别用Ogawa法,改良Hansson法和Kobayashi法对5′-核苷酸酶,碳酸酐酶,及Na^ -K^ ATP酶进行细胞化学检测,并对微区元素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染毒组上述三种酶活性都有所降低,以近曲小管为著,X-射线能谱图有铈峰,但未见汞峰。结论:汞对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有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围产保健质量对母亲喂养行为的影响,分别对陕西省富平,澄城两县农村社区的围产保健质量和母亲喂养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澄城县围产保健质量较好,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情况也优于富平县,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故认为围产保健质量高可改进母亲喂养行为,应重视农村社区围产保健工作,特别应加强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新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7.
成干生  刘黎明 《武警医学》2005,16(7):529-5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以下肢多见,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病程一般较长,呈周期性发作,逐渐加重,各种常规治疗,如扩血管、消炎止痛、中医中药等疗效欠佳,重者常需截肢。我们选择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行患侧腰交感神经阻滞加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起效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88.
经纤支镜微波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家犬12只,用不同能量微波烧灼气管壁后观察犬的呼吸情况,1~8周分别处死,光镜和电镜观察家犬气管烧灼部位的病理变化和愈合过程。选择中央型肺癌患者90例,均有肺不张和呼吸困难,分为微波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及胸片和胸部CT的变化,同时测定患者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微波凝固烧伤后所有犬呼吸均正常,随后1~8周气管受灼伤部位迅速修复。治疗组所有患者症状减轻,其中35例完全复张,8例部分复张,2例无效。同时血液中NK细胞活性增加(P<0.01)。对照组仅8例部分复张,NK细胞活性降低。结论: 小于65W15s微波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减轻气道阻塞症状,并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89.
五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横断面调查时的群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一个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对于改善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常用的儿童营养状况的衡量指标、各指标的特点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常用的儿童营养状况的群体评价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提示①在进行儿童营养状况群体评价时要根据研究问题、研究群体和收集资料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营养状况的衡量指标;②群体评价时不仅要通过界值点的判断关注那些受影响较大的儿童,而且同时要了解儿童群体的整体营养水平.Z值法是能兼顾这两方面评价的较好方法;③NCHS/WHO参考标准仍旧是较为理想的参考标准,目前应当注意的是正确合理地使用该标准.  相似文献   
90.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 Mellitus-induced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是指继发于糖尿病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此病表现为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勃起硬度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此病由多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引起,包括内皮细胞紊乱、氧化应激、自主神经病变等。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与勃起功能关系密切的神经、血管内皮、海绵体平滑肌、睾丸等组织细胞凋亡,进而引发勃起功能障碍。文章以细胞凋亡为切入点,结合细胞凋亡途径相关通路,综述近年来细胞凋亡在DMED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防治DME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