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观察TGF-β1通路中TGF-β1、Smad4及p21wafl的表达关系及它们在胰腺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TGF-β1对人胰腺癌细胞系JF-305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份人石蜡包埋胰腺癌组织以及20份胰腺良性病变中TGF-β1、Smad4和p211wal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早期抑制胰腺癌细胞系JF-305增殖,作用与剂量成正比.45份胰腺癌组织中TGF-β1、Smad4和p21waf1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60%(27/45)和37.78%(17/45),与良性对照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TGF-β1与肿瘤转移相关(P<0.05),Smad4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外源TGF-β1早期可以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系JF-305的生长;胰腺癌组织中Smad4表达降低,其下游基因p21wal基因表达随之降低,二者有相关性,但TGF-β1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82.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观察测定应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后多种指标的变化,从多个角度探讨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组化法,分别对不同浓度加药组及对照组HepG-2,BEL-7402细胞的存活,形态学改变,细胞DNA含量的分布以及Bc1-2,Bax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0.5,1,2μmol/L As2O3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细胞的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加药组在G1期细胞前均出现亚二倍体峰,且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电镜下,对照组细胞核质比大、核大、核膜有明显切迹,0.5μmol/L As2O3组细胞核质比减小、核变圆、胞质内出现分化良好的细胞器,0.5,1,2μmol/L As2O3组均可见细胞膜完整、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比率均有变化.结论三氧化二砷不仅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而且诱导细胞凋亡.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与Bd-2,Bax蛋白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3.
抗内毒素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抗内毒素疗法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浆一氧化氮(Ritric oxide,NO)、前列环素(6-Keto-PGF1α),TNF-α的影响。方法 观察了30例肝硬化病人口服思密达脑阿尊西林抗内毒素治疗二周前后血浆内毒素,NO、6-Keto-PGF1,TNF-α水平变化情况及抗体功能状态与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上述四种指标平均水平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二周  相似文献   
84.
85.
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铁夫 《黑龙江医学》2004,28(3):161-163
消化性溃疡 (pepticulcer)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 ,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周围及Meckel憩室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 95 %以上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 ,即胃溃疡 (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ulcer ,DU)。溃疡是指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不同于糜烂。1 流行病学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常见病。据估计 ,约1 0 %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西方学者报告 ,从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十二指肠溃疡尤为明显 ;国内资料显示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化学缺氧剂二氯化钴(CoCl_2)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缺氧.不同浓度As_2O_3对BEL-7402进行干预后,应用MTT法测定缺氧条件下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耐药基因mdrl的表达水平.结果:As_2O_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缺氧条件下生长的作用,并呈剂量-效应依赖性;4.0μmol/L AS_2O_3干预48h后,缺氧条件下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缺氧时,0.5-4.0μmol/L As_2O_3下调HIF-1α,mdrl基因表达水平,其中4.0μmol/L AS_2O_3组作用最强,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HIF-1α0.60±0.07,mdrl 0.59±0.09.各剂量组As_2O_3作用后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As_2O_3在由CoCl_2诱导的化学缺氧奈件下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及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s_2O3下调HIF-1α、mdrl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
CD44基因编码蛋白表达与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肿瘤作用与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关系。方法:以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通过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对其CD44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经As2O3作用的人胃癌细胞粘附因子CD44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初步证实As2O3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CD44基因编码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联合0.5μmol/L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用二氯化钴(CoCl2)诱导细胞培养的化学性缺氧条件,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5-FU及5-FU联合As2O3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在化学性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5-FU联合As2O3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抑制作用比单用5-FU有统计学差别(P﹤0.05),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结论在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条件下,非细胞毒剂量As2O3具有改善缺氧状态下5-FU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化疗敏感性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哈尔滨市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夫  王玺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82-784
目的 调查Hp在哈尔滨市自然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居住在哈尔滨市 4个区共 2 2 0人 ,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Hp抗体 ,Hp抗体阳性者再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分型。结果 哈尔滨市自然人群Hp感染率为 5 0 .4 5 % ,Ⅰ型感染率为 4 0 .0 % ,Ⅱ型感染率为 10 .4 5 % ;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为 5 6 .2 %和 4 0 .96 % (P <0 .0 5 ) ,Ⅰ型感染率分别为 4 5 .98%和 30 .12 % (P <0 .0 5 ) ,Ⅱ型感染率分别为 10 .2 2 %和 10 .84 % (P >0 .0 5 ) ;2 0~、30~、4 0~、5 0~、6 0~各年龄组自然人群Hp感染率分别为 2 6 .0 9%、4 6 .5 5 %、5 4.72 %、6 7.4 4%、4 6 .5 1% (P <0 .0 5 ) ,Ⅰ型感染率分别为 17.39%、37.93%、4 7.17%、5 8.14 %、2 7.91% (P <0 .0 5 ) ,Ⅱ型感染率分别为 8.70 %、8.6 2 %、7.5 5 %、9.30 %、18.6 0 % (P >0 .0 5 ) ;4个居住区Hp自然人群感染率分别为 4 7.37%、4 8.6 5 %、5 0 .0 0 %和 6 0 .98% (P >0 .0 5 ) ,Ⅰ型感染率分别为 38.95 %、39.19%、5 0 .0 0 %和 4 1.4 6 % (P >0 .0 5 ) ,Ⅱ型感染率分别为 8.4 2 %、9.4 6 %、0 %和 19.5 1% (P >0 .0 5 ) ;工人和干部自然人群Hp感染率分别为 5 4.4 3%和 4 8.2 3% (P >0 .0 5 ) ,Ⅰ型感染率分别为 4 5 .5 7%和 36  相似文献   
90.
小肠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因上腹阵发性痛1年,加重3d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绞痛或隐痛,偶尔伴有反酸。胃钡餐检查示胃炎。反复发作5次,口服西咪替丁及多潘立酮后,症状可缓解。3d前于餐后出现上腹绞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腹部透视未见异常,腹部超声肝、胆、胰、脾未见异常。予阿托品肌肉注射,症状无缓解。平素有便秘。月经正常。入院体检:一般状况好,心肺(- ) ,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有轻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入院第2天晨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左中下腹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