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34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葡萄糖注射液在减少20AA复方氨基酸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接受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肝功A级),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5-12.2岁。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输注氨基酸组(n=20)及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输注组(n=20),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纯输注氨基酸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8例,其中心悸3例,出汗3例,头痛1例,局部反应(包括输注静脉肿胀、压痛、条索感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氨基酸与葡萄糖混合输人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2例,其中心悸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800,P=-0.028)。结论20AA复方氨基酸与葡萄糖的混合输注能有效减少单纯输注氨基酸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将使复方氨基酸的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囊扩张。术后1周内行X线钡餐检查,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检查1次。结果 所有病人在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随访结果表明,在3、6、12个月随访期内,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1/12),90%(9/10)、83.3%(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缓解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人扩张术后虽然有局部粘膜撕裂、渗血等并发症,皆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较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4.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临床意义。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不同状态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建立的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慢性肝炎(CH)51例、肝硬化(LC)36例、原发性肝癌(PHC)38例的血清HBVDNA浓度。结果HBVDNA阳性的CH患者血清HBVDNA浓度为4.36log10HBVDNA拷贝50μl(下同),LC为4.55,PHC为4.43,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V五项免疫标志均阴性或抗-HBs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37.5%患者存在低水平HBV复制;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浓度总体上明显高于抗-HBe阳性组,但其中部分患者的HBVDNA浓度也很高。结论提示HBV的复制状态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在抗-HBe阳性的患者中存在个体差异,故不能仅依据抗-HBe阳转来判断HBV复制减少或停止。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药治疗,是否导致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再活化。方法:总结分析47例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接受TNF-α拮抗药的无活动性病变的HBV携带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用药前HBsAg阳性,HBV-DNA低于检测下限(<5×10~2IU.mL~(-1)),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观察其肝功能、HBV-DNA、病毒血清学指标等。结果:2例非活动性HBV携带者在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出现HBV再活化,其中1例Crohn病患者在治疗开始22周准备第5次注射英夫利昔单抗前检查发现HBV再活化,另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14周准备第4次注射英夫利昔单抗前检查发现HBV再活化。2例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月后复查,患者ALT、AST均恢复正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结论:应用TNF-α拮抗药治疗肝功能正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非活动性HBV携带者可能出现HBV再活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伴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87例痛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程、有无痛风石、有无肾结石分组探讨伴发病与痛风的关系.结果 最常见的伴发病是血脂异常(51.45%),其次是高血压(46.52%)、骨关节炎(43.09%)、脂肪肝(42.19%)、肾结石(35.90%)、肾功受损(23.53%)和糖尿病(16.58%).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痛风石、肾功能受损、高血压及骨关节炎(P<0.05);有痛风石患者血尿酸水平更高,更容易出现肾功受损和骨关节炎(P<0.05);有肾结石与无肾结石两组患者伴发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患者伴发病的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年龄越大或出现痛风石的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伴发病. 相似文献
27.
背景 神经根封闭术在脊柱外科应用广泛,现存的各种术前定位、导航技术均有不足之处.目的 探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在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9例.2019年7月之前使用... 相似文献
28.
蒙脱石散稳定肥大细胞功效治疗腹泻型IB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吸附细菌潜生体(CGC)、排除CGC定植、稳定肥大细胞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方法 蒙脱石散体外吸附CGC、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内排除情况,拮抗肥大细胞增多和脱颗粒试验观察其效果.结果 蒙脱石散体外与细菌CGC作用后,细菌CGC被吸附在蒙脱石散颗粒周围;高、中、低剂量的蒙脱石散体外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其肥大细胞脱颗粒率[(18±0.88)%,(21±0.93)%,(24±2.12)%]和模型组(32±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IBS,给药后4d,中、高剂量组CGC开始减少,第7天低剂量组见少量CGC定植,中、高剂量组未检出CGC;治疗7d结束后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45.3±5.2)%,(48.0±4.8)%,(61.7±6.0)%]和模型组(78.8±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蒙脱石散能减少CGC定植,拮抗肥大细胞脱颗粒. 相似文献
29.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9例经过病理证实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患者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9例患者经APC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17例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2例患者均为异位黏膜面积较大,经过再次APC治疗随访未发现复发,所有病例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PC治疗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是一种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74例患者共116枚息肉,其中106枚为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气刀配合治疗,全部治愈。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一般经2-4次凝固息肉皆变平,每次内镜最多可处理10枚息肉,息肉超过10枚者宜分次进行治疗。结论 内镜下氩气刀对消化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