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患者,男,62岁。既往发热病史2个月余,渐进性颈部疼痛不适,无外伤史。于2016年3月20日入院,神经学检查显示C6神经分布的运动和感觉减退或丧失。ESR、CRP和免疫球蛋白IgA、IgG值反常增高,患者血清在滴度为1∶160时血清凝集反应阳性,虎红试验阳性。颈  相似文献   
4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但目前尚无 治疗NAFLD 的特效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是NAFLD 的基础治疗,但药物治疗也必不可少,主要是针对代谢 综合征和肝脏损伤的药物。目前常用药物有保肝药、胰岛素增敏剂、调脂药物、抗氧化剂、减肥药和肠道益生菌制剂 等, 针对NAFLD 不同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靶向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文章对近年来NAFLD 的药物治疗及研 究近况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研究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该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碳酸酐酶 IX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45%,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0( P<0.01),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2.86%,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100%(P<0.01)。碳酸酐酶IX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分布、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Fuhrman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在9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不同大小肿瘤、不同年龄方面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Fuhrman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方面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Pten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病毒性肺炎,其合并或继发细菌、真菌、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值得关注。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国家方案中关于抗菌药物治疗明确提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现有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的比例并不高,而在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居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一例4岁儿童(病例1)和一例68岁成人(病例2)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表现、听力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病例1表现为反复发作化脓性脑膜炎;影像学检查见中耳低密度影,未见明显骨质缺损;中耳积液检测符合脑脊液;该病例经耳道鼓室入路手术探查发现漏口位于镫骨底板,表现为裂隙样骨质缺损,采用哑铃状肌肉筋膜填塞后修补成功。病例2主要表现为耳闷和听力下降;影像学及中耳积液检查同病例1;经耳道鼓室联合乳突入路手术探查发现漏口位于鼓室天盖,通过多层填塞法修补成功。病例1随访1年、病例2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在儿童和成人的临床表现差异大且特异性差,易误诊,可通过影像学及中耳积液的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效果可靠;需综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后选择合适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50.
目的 讨论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13例。其中43例于首次等离子电切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行单次等离子电切术患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以下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肿瘤大小、数目、术前分期、病理分级;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术后病理及预后资料:二次等离子电切病理阳性率、2组患者术后肌层浸润率及随访12个月后局部复发率等。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例患者(6.98%)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后病理可见尿路上皮肿瘤细胞;观察组一次等离子电切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病理明确肌层浸润率(6.98%vs. 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后肌层浸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3%vs. 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vs. 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可以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组织,提供精准的病理分期,降低复发率,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行二次等离子电切术可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