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7篇 |
内科学 | 5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91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121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经验。方法 1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74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外,对患者的心理、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的依从性、健康心态、生活方式、患者满意度及血压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属(Crataegus L.)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植物.全球共有250多种,我国约有16种,其中以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和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Zucc.)最为多见[1].近年来,研究发现山楂叶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可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对降香及伪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筛选其挥发性差异成分,为降香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降香及伪品中挥发性成分,GC条件采用程序升温(柱箱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 min,以10℃·min-1升温至300℃保持10 min),流速1.0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1 mL,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扫描范围m/z 35~550。通过数据库匹配鉴定化合物种类,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并运用SIMCA 14.1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与聚类分析,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2及P<0.05筛选出降香及伪品的挥发性差异成分。结果:分别从降香、巴里黄檀、阔叶黄檀、两粤黄檀、斜叶黄檀、交趾黄檀中鉴定出26、17、8、22、24、7个挥发性成分,其中降香的特有成分11种,巴里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6种、阔叶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3种、两粤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6种、斜叶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8种、交趾黄檀特有挥...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 从效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过程,探讨并阐释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特征。方法 基于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效应的生物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在规定的时间点对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外释放样品进行测定,以表征体外释放行为的变化。结果 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外可缓释12 h,基本达到缓释制剂设计的要求。 结论 借鉴效应动力学的评价方法,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效应的生物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为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评价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及PⅢNP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及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O在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商品名安珐特)与γ-干扰素(IFN-γ)抗肝纤维化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使用不同剂量安珐特与IFN-γ对该模型肝纤维化大鼠治疗8周,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肝组织胶原含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死亡率与安珐特剂量有明显的量效关系,3种剂量安珐特与IFN-γ治疗组间SSS计分、一些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部分血清学指标和肝胶原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不同程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安珐特抗肝纤维化作用与IFN-γ相似。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BALB/c小鼠肝窦动态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感染日本血吸虫BALB/c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标本行常规病理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进行肝纤维化程度的半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窦Ⅳ型胶原(C—Ⅳ)和第Ⅶ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另每组取2只小鼠新鲜肝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感染小鼠肝窦内皮细胞(SEC)第4周窗孔减少、变小,第8周窗孔消失及SEC下基底膜(BM)形成,肝窦C—Ⅳ和vWF随感染时间的延续表达逐渐增强,肝纤维化程度也逐渐增高,血清ALT和AST与感染时间无关。结论血吸虫感染所引起的小鼠SEC表型改变可能是其诱导肝纤维化的始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1,TGF β1)信号传导的Smads分子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 8、12、16和24周取小鼠肝组织 ,作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 结果 Smad 2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后表达下降(P<0.05),16周后恢复正常,2 4周后再次下降(P<0.05)。Smad 3mRNA水平在感染后 16周开始明显升高 ,达正常水平的2倍(P<0.05)。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Smad3促进肝纤维化形成。Smad2对肝纤维化形成具有双效性 ,即感染初期属于促进因子 ,感染后期属于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