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3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16篇
  7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ISA扩展槽,实现心电放大器性能数自动测试的方法.提出了硬件电路的设计要点及处理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9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或其他明确损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脂质沉积等密切相关。Adrop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因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维持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就adropin的功能及近年来adropin与NAFL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增强NAFLD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中国多省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高肌固醇血症的患病、知晓及治疗现状.方法 以2751例住院诊断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2006年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择32家三级医院和32家二级医院,每家医院以研究启动时点起连续选择50例经住院诊断的ACS患者.为避免研究可能带来的干预影响,采用回顾形式收集已出院患者的病历,填写统一表格,分析患者高胆同醇血症的患病、院前知晓及治疗情况.结果 (1)在调查的2751例ACS住院患者中,男性占68.8%(1893例),女性占31.2%(858例),平均年龄(65±11)岁;其中心电图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占39.4%,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8.8%,不稳定性心绞痛占51.8%;既往有ACS病史者27.3%.(2)2751例ACS住院患者中19.6%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女性(25.5%)高于男性(16.9%,P<0.01);按地理区域分为7个地区(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其中华东地区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最高(24.7%),华中地区最低(10.0%),各地区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540例高胆同醇血症患者中,人院前知晓率为12.2%,各地区间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率为8.2%,知晓者的治疗率为66.7%;治疗率最高的是华南地区(83.3%),最低是西南地区(0%).(4)既往有ACS史的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22.1%,知晓率为18.1%,治疗率为76.7%,上述三率均高于既往无ACS病史者(18.7%、9.7%、58.3%);其中仅有21.2%的患者胆固醇控制达标.结论 ACS住院患者中近20%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入院前高胆同醇血症知晓率为12.2%;治疗率为66.7%.既往有ACS史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仅有1/5控制达标,这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总结和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问题.方法 回顾和分析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38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置入37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7.37%;术中1例出现血管痉挛,1例出现造影剂过敏;术后2例手术穿刺点血肿,1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全部病例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nm23、cyclin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m23、cyclinE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nm23、cyclinE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nm23和cyclinE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同时检测nm23和cyclinE可能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6.
对200例糖尿病、高血压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沟通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带 《医学信息》2008,21(10):1840-1842
目的 通过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方法 对200例出院患者在1年内进行四次随访,时间分别为:出院后2周、2个月、半年、1年,对出院患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整改,并对患者的需求及时指导和帮助.结果 四次随访沟通的效果渐次向好,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逐次提高.结论 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吸入性损伤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诊断吸入性2的形态学标准,早期诊断的可行性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的局部治疗作用。方法 经过10年来144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形态表现。结果 得出镜下诊断和分类,早期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吸入性损伤的可行性及意义,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局部进行吸引、刷洗、灌注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论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烧伤后的高降钙素血症与吸入性损伤密切相关。我们采用放免分析方法对38例烧伤病人的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mmunoreactive calcitonin iCT)水平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其对吸入性损伤诊断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38例病人分为以下两组:吸入性损伤组25例,TBSA(50.9±20.3)%,Ⅲ度(15.5±14.9)%,吸入性损伤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划分根据临床体征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其中重度10例,中度7例,轻度8例。单纯烧伤组13例,TB-SA(48.8±21)%,Ⅲ度(5.5±5.1)%,其中总面积30%~  相似文献   
999.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吸入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诊断吸入性损伤的形态学标准,早期诊断的可行性,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的局部治疗作用。方法经过10年来144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形态表现。结果得出镜下诊断和分类,早期(伤后8h内)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吸入性损伤的可行性及意义,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局部进行吸引、刷洗、灌注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治疗吸入性损伤中有其特殊地位和普及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深浅不同针刺用于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大鼠的抗抑郁效应及对皮质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深刺组及浅刺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21 d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深刺组和浅刺组分别给予“太冲”穴直刺和“太冲”穴平刺治疗,1次/d,持续21 d。通过大鼠第21天体质量、旷场实验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来评价抑郁造模和治疗效果。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5 min总运动距离、边缘区运动距离、中央区运动距离、总平均速度、边缘区平均速度和中央区平均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深刺组总运动距离、边缘区运动距离、总平均速度、边缘区平均速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进食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和浅刺组进食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