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国产新药卡维地洛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2组,即试验药物卡维地洛组及拉贝洛尔组,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各项生化检查,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卡维地洛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5.6%,其中舒张压下降(16±7)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下降(25±16)mmHg,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拉贝洛尔组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相近,治疗过程中心率下降(16±10)次/分,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血、尿、血液生化及心电图等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国产卡维地洛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明显降压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1岁。阵发性胸闷、呼吸困难一周。咳嗽、咯脓痰数日,于1988年11月29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十八年。查体:体温36.8℃,血压12.0/8.0kPa(90/60mmHg),平卧位,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散在湿罗音,右中下肺部较多。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  相似文献   
13.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右心室梗塞(RVI)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10例于发病第一周或第二周的急性右室梗塞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7例右室下后壁节段异常;4例右室游离壁无运动;3例室间隔运动异常,其中1例矛盾运动,2例运动增强,4例右室扩大,4例右房扩大;同时伴有左室壁节段运动异常。结论:右室梗塞多与左室梗塞并存,在右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存在的同时,并有左室壁节段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4.
对1989~1991年536例烧伤病人创面分离的各种细菌、真菌共39种1116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217株,检出率为19.4%,居第一位;铜绿假单胞菌208株,检出率为18.6%,居第二位;乙酸钙不动杆菌119株,检出率为10.6%,居第三位。同时于创面及烧伤病房环境中分离出了蜡样芽胞杆菌、绿色气球菌、曲霉菌等机会致病菌,且创面分离数量较多的菌在环境中几乎均可检出。我们还对分离数量较多的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南市区高血压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高血压人群1686人,其中男性978人,女性708人,左室肥厚患病率为29.2%,男女性分别为25.4%和34.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16.17,P<0.01),且患病主在两性均随年龄而增加,在45-、55-、65-岁年龄段男女性别之间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收缩压均是左室肥厚度的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左室肥厚度的患病率高,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110例急性心肌梗塞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左室室壁瘤开始形成的时间、发生率、临床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988年1月~1989年12月入院12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系列二维超声心动显象检查,图象清晰可供分析,且为第一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者计110例。女28例,男8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4岁。110例患者中,前壁透壁心梗59例,下壁透壁心梗40例,非Q波心梗11例。 1.2 检查方法 第一次二维超声心动显象均于入院当天完成。并于入院第2、5、7天第3周、3个月、6个月行系列二维超声心动显象检查。二维超声心动显象系米用磁带实时录象,以便反复回放和停顿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hyrnase(CMA)基因A/B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了:10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同时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 ①ACE基因II、ID、DD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LVH)与无左室肥厚组(NLVH)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MA基因AA、AB、BB基因型及A、B等位基因频率在LVH组与NLVH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CE和CMA基因型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脉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LVDd、IVST、LVPWT、LVM以及LV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ACE和CMA基因型与左室肥厚(LVH)不相关;⑤ACE基因中各基因型与CMA基因中各基因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及CMA基因A/B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床边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0例危重和急症心血管患者的床边超声心动图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 4 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EF) ,指导临床治疗 ,EF≥ 5 0 %者 2 1例 ;≥ 4 0 % ,但≤4 9%者 12例 ;≥ 30 % ,但≤ 39%者 8例 ;≤ 2 9%者 6例。 4 1例 (37.3% )怀疑有心血管疾病 ,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得以明确诊断 ,17例 (15 .5 % )改变了最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2 6例急性心肌梗死 ,EF≤ 4 9%者 ,经治疗后复查床边超声心动图 ,为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为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迅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修正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左室室壁瘤是急性透壁心肌梗塞的严重併发症,发病率为1.25%~38%。文献中发病率差异较大,与室壁瘤的诊断方法、标准及定义不同等有关。二维超声显象是诊断室壁瘤的可靠方法,适于在ccu进行早期及连续系列检查。我们用此法,对110例急性心肌梗塞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左室室壁瘤开始形成的时间、发生率、临床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110例第一次患AMI者,就左室室壁瘤发生率、形成时间、临床意义进行了系列2DE前瞻性研究。110例中合并室壁瘤者18例,发病率为16.3%。18例室壁瘤检出时间为:第1天4例、第2天8例、第4天2例、第5天1例、第7、14、15天各1例。由此可看出室壁瘤在最初一周内发生最多。18例室壁瘤病人中17例为广泛前壁心梗,1例为下壁心梗。其中心尖部室壁瘤为10/18,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