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顺埮老中医年高七十有七,临证五十余载,精勤不倦,学验俱丰。早年悬壶宜昌,后转至沙洋、荆门。擅长内科杂证,屡起沉疴。现将刘老医案二则,整理如下。一、齿衄王×,男,25岁。1986年6月26日初诊。牙龈出血一年余,伴腰痛,精神不振,口中时有腥气。几度更医治疗,或取效于一时,或不见效果。近半年来,齿衄加剧。查舌红脉细。血常规:血红蛋白9克,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6.7×10~9/L。血小板95×10~9/L,凝血时间:玻片法3分钟。拟滋阴清热止血为治。生地20克,山药、侧柏叶、白茅根各15克,白芍12克,骨碎补25克,藕节7克,炙甘草6克。2  相似文献   
62.
借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不同教师、不同阅卷方式所得阅卷结果进行差异性评价研究,为深化改革流行病学阅卷工作、提高教师阅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测定CEA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对同一批标本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和金标法进行了CEA检测。结果:金标与联免疫法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免与金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免与酶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标法进行CEA测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初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放疗组(RT组,n=45)、榄香烯注射液+放疗组(RT+E组,n=42)和TP方案+放疗组(RT+TP组,n=38)。放疗采用常规四野放疗或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放射总剂量60~66Gy;榄香烯400mg/d静滴,d1~d21;紫杉醇150mg/m2静滴,d1;奈达铂50mg/d静滴,d1~d3。RT+TP组患者先行1个周期TP方案化疗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放疗禁忌证再行放疗;于放疗过程中前4周每周测定白细胞数量,并分析各组白细胞数量变化;3组患者放疗结束时,评价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计算1、2、3年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RT组、RT+E组及RT+T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4%、90.5%和92.1%,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1.9%和60.5%,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4.4%、31.0%和28.9%,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为100.0%,上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放疗开始后第1~4周,RT+E组白细胞数量与RT组和RT+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RT+E组及RT+TP组的1年生存率为600%、73.8%、78.9%,2年生存率为40.0%、54.8%、60.5%,3年生存率为28.9%、33.3%、4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且两药均不增加放疗的毒副反应,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可维持患者的白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7.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乳腺癌诊断提供血清学新尝试.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均来自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南通市肿瘤医院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未经过化疗、放疗、内分泌及生物治疗.乳腺良性患者女性30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女性40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3岁.所有研究对象近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类药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和IL-8.结果 对照组、乳腺良性患者组以及乳腺癌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血清IL-6和IL-8水平与分期以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 IL-6和IL-8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它的变化可间接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双解升降方辩证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 160例外感高热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双解升降方颗粒剂辩证加减进行退热治疗,对照组则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热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开始后0.5h(T0.5)、1h(T1)、2h(T2)、4h(T4)、6h(T6)、12h(T12)、24h(T24)、48h(T48)各时点的体温指标、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综合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退热起效时间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0.5、T1、T2等3个时点的平均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但T4、T6、T12、T24、T48等5个时点的平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双解升降方辩证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优于常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实用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58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HPV16和HPV58亚型的序列特异性各设计一对引物和一对型特异性双链置换探针,采用实时荧光PCR扩增后,通过非高分辨的融解曲线分析在同一荧光通道内有效区分两种HPVDNA基因亚型。结果:1ng/μl、0.1ng/μl和0.01ng/μlHPV16和HPV58模板荧光PCR扩增及融解曲线分析显示,融解曲线分析较定量扩增更灵敏、特异。HPV16和HPV58融解曲线对应的Tm值分别为83.5°C和87°C。结论:所建双链置换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检测HPV16、58亚型的方法灵敏、特异,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RAD51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ERCC2/XPD)以及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0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和80例正常对照。以ERCC2/XPD Lys751Gln和RAD51 codon 135以及BAG-1codon 324基因多态性为研究位点,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95%CI,比较不同基因型与NSCL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ERCC2/XPD 751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C/C型69例(69%)、C/A型26例(30%)和A/A型5例(5%)。与野生基因型C/C型相比,携带ERCC2/XPD C/A基因型和A/A基因型者患NSCLC的危险度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是1.53(95%CI:1.15-3.32)和0.58(95%CI:0.15-2.39)。BAG-1 codon 324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C/C型81%(81/100)、C/T型19%(19/100)以及T/T型0%(0例)。与野生基因型C/C型相比,携带BAG-1 C/T基因型者患NSCLC的OR是1.28(95%CI:1.08-2.74)。RAD51 codon 135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G/G型67%(67/100)、G/C型33%(33/100)、未现C/C型。与野生基因型G/G型相比,RAD51 G/C基因型者患NSCLC的OR是1.03(95%CI:1.06-2.29)。分析结果提示吸烟、环境危险因素与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存在交互作用,交互效应OR值分别为2.24(95%CI:1.18-2.87)和2.53(95%CI:1.71-3.46),携带XPD Ly s751Gln突变基因者若同时暴露于吸烟、环境危险因素下,则患NSCLC的危险显著增加,相较未暴露于上述因素者,OR值均增大。结论:BAG-1和ERCC2/XPD以及RAD5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当地居民NSCLC遗传易感性有关,ERCC2/XPD与吸烟、饮酒、环境危险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