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在IVF-ET助孕技术中的应用及如何获得单一优质的成熟卵泡.方法:选择183例自然周期患者,按取卵结局分组:A组为未取卵组(卵泡已排)32例,B组未取到卵组26例,C组不成熟卵组34例,D组为成熟卵组91例,比较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HCG日的卵泡直径、血清E2、LH、P值.结果: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直径及LH、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周期在IVF-ET助孕技术应用中有一定优势,HCG日卵泡直径以及LH、P值的把握在能否取到优质成熟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腰围变化与新发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法,以参加2006-2007、2010-2011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以符合入选标准的12 657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依据基线腰围四分位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4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在12 657名的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观察队列中,男性为10 697名,女性为1960名,年龄为(49.9±11.3)岁.至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时,调查对象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4.27%(1884/12 657),男性人群年发病率为4.25%(1581/10 697),女性为4.44%(303/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第一分位组、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的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19%(235/3083)、3.07%(333/3114)、4.47%(473/3037)、7.08%(843/3423);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34%(213/2626)、3.06%(282/2645)、4.37%(393/2582)、7.00%(693/2844),女性4组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38% (22/457)、3.12% (51/469)、5.05%(80/455)、7.45%(150/579).相同腰围分组间女性糖尿病年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糖尿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95% CI)值分别为1.38(1.13 ~1.68)、1.79(1.47~2.09)和3.10(2.57 ~3.75)].结论 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腰围水平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6.1 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和腰围资料完整的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及腰围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52 099名,依据基线腰围测量值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组间IFG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增加与IFG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1)肥胖组IFG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10.5%us.6.8%,P<O.01)。随着腰围水平的增加,IFG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第一至四分位组患 病率分别为6.0%、7.1%、8.6%、11.0%;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的IFG患病率分别为7.0%、7.9%、9.1%和11.4%,女性分别为2.5%、4.6%、6.8%和9.8%。(2)影响IFG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03、1.15、1.30。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男性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5、1.66和2.08,女性第二、三分位组对IFG影响不再显著,但仍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00、1.09和1.23。结论 腰围增加可加大IFG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4.
1 临床资料 例1,男,2岁8个月,因冠状沟增生物1周就诊。有包皮粘连病史1年,4个月前外院予外科钳等钝性分离,后粘连复发,2个月前再次分离,1周前家人发现沿冠状沟较多指状或菜花状增生物。查体:沿冠状沟密集分布较多刺状或菜花状增生物,龟头边缘亦见散在分布的疣状增生物,直径0.2—0.5cm,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融合成小片状。  相似文献   
65.
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对68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为透析患者选择最适透析液钙离子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钙正常的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DCa1.25)、1.50mmol/L(DCa1.5)和1.75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12次(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每次透析4h,分别于最后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前1h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采用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HRV的指标,应用HRV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同时监测透析前、中、后血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磷、血浆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结果采用DCa1.2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明显下降(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透析开始后SDNN逐渐下降,至3h时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DCa1.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较前升高(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略降低,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DNN表现出与上述类似的规律,即透析3h时SDNN显著下降(P0.05)。采用DCa1.7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透析2~3h时SDNN均明显上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的SDNN在透析结束后2h基本恢复到透析前水平。结论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HRV产生不同影响,DCa1.25、DCa1.5透析中HRV下降,DCa1.75透析中HRV增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北京市幼儿视屏时间与不健康生活方式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2月22-29日对北京地区48家幼儿园的11731名幼儿家长开展调查.结果 有6332名(56.7%)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1 h.疫情防控第一个月,运动量不足、不午睡、睡眠时间<11 h/d或≥12 h/d、...  相似文献   
68.
浅谈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质量刘秀荣丁荣双王淑云(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250117)目前,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约有70%以上的肿瘤患者需行放射治疗。随着我省各种放射治疗机设备的猛增及放射技术人员的增加,放射治疗的质量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放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MEK-8222k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方法通过本底检测、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及WBC分类的重复性、正确度、异常标本的报警等试验对MEK-8222k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MEK-8222k血细胞分析仪的本底值低,WBC、RBC、Hb、HCT、PLT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以内,携带污染率低,准确度高,线性范围良好,WBC分类与显微镜分类的相关性随细胞种类有差异。结论 MEK-8222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符合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要求,适用于临床血细胞分析的检验。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