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850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298篇
  11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INTRODUCTIONSelf-preventiontaughttopatientsbyexampleandinstructionhasanidentifiedeffectwithhighgoodrateandshorteningtherapeuticcourses,consolidatingtherapeuticeffectandpreventingrelapsewereachieved.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s80patientswithcervicalsyndrom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1998toMay2001wereinvestigatedincluding46maleand34femalesaged40-75years.Accordingtodiagnosisstan-dards,protrusionofcervicalintervertebraldiscswerediagnosedin8casesandcervicalsyndromein72casesamongw…  相似文献   
12.
整合素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在肝脏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整合素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更加深入地了解肝纤维化的机制,改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整合素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1例,男15例、女6例,单侧11例、双侧10例,共31足,均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年龄5天~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3.6个月,最长25个月。外观畸形消失,关节功能良好。X线表现正常。已行走的足发育良好,步态正常。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细胞色素C在抢救急性磷化铝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磷化铝中毒病情重、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救措施,临床报道也甚少.统计我院1991~2001年10年收治200例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细胞色素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常及急性脑缺血损伤动物高压氧暴露后大脑微循环血流动力作用的变化。方法 :成年沙土鼠 61只 ,随机分为 0 .1MPa、0 .2MPa、0 .2 5MPa高压氧暴露组 ,脑缺血损伤组和对照组。实验时动物用urethane麻醉 ,在颅骨顶开窗 ,暴露软脑膜。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损伤。用LMB 1检测软脑膜细动静脉管径和流速 ,用LDF 3检测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动物在小型氧舱进行了实验暴露。结果 :动物在 0 .2MPa氧暴露后软脑膜细动脉比暴露前收缩 10 .1% ,细动脉血流速度比高压氧暴露前减慢 0 .58mm/s ,细静脉流速比高压氧暴露前减慢 0 .2 9mm/s ,大脑皮质血流量减少 3 4 %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而脑缺血损伤动物暴露于 0 .2 5MPa高压氧 60min ,细动脉可在颈动脉再灌流后血流速度得到一定改善的基础上净增 0 .85mm/s ,细静脉血流速度增加 0 .3 1mm /s ,脑皮质血流量在高压氧暴露后可恢复到或接近脑损伤前水平。单纯脑缺血组在实验观测期间软脑膜细动静脉血液速度和脑皮质血流量均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机体不同状态 (脑缺血性损伤与正常机体 )高压氧暴露后脑血流动力作用出现的差异 ,可能与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对氧的反应与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刘磊  赵士福 《中国微循环》2005,9(1):21-23,i004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流脑皮层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及其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min再灌流模型。用电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皮层一氧化氮生成、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再灌流期沙土鼠脑皮层中NO的含量显著增加,3型NOS均有表达,缺血再灌流第2d,iNOS的表达最为明显,同时NO的生成达到高峰。缺血再灌流第1、2、3d,沙土鼠脑皮层均可见凋亡细胞,以第2、3d更为明显。高压氧暴露能明显抑制iNOS表达,减少NO生成,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结论高压氧能抑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期脑皮层NO生成,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方法 对 4 2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5 % ,对照组有效率 6 1.9% .治疗组全血粘度 (低切、高切 )、毛细血管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较前明显下降 ,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 (p<0 .0 5 ) .结论 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 ,改善微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EEG和CT在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379例癫痫进行EEG常规描记和脑CT扫描。结果:1379例中原发性癫痫985例(7143%),继发性癫痫394例(2857%)。CT异常率4619%;EEG异常率7426%,痫波检出率2347%。EEG以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EEG和CT的符合率8095%。结论:EEG对癫痫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而CT则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六十、七十年代,对人视觉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有过大量研究工作,但大多数是基于心理物理实验的资料分析。我们希望从诱发电位来观察视觉对不同空间频率正弦条纹的反差敏感性。 我们用Nicolet CA-1000视觉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并利用一台正弦调制的条纹发生器作为视觉刺激器,从枕骨隆突上5cm处引出诱发电位。用四种不同反差(0.30,0.69,0.86,以及0.94),十个空间频率(从1.1,到7周/每度)对四个受试者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及与单核淋巴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00)和未感染组(n=100),其中感染组根据切口愈合时间分为早期愈合组(n=65)和延迟愈合组(n=35)。对影响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血清单核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延迟愈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早期愈合组,白蛋白含量低于早期愈合组,手术时间长于早期愈合组,尿瘘、肠瘘次数均高于早期愈合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瘘、肠瘘是影响患者感染切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切口感染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细胞介素-8(IL-8)、IL-4、IL-6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而IL-2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瘘、肠瘘是影响患者感染切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同时,对单核淋巴细胞因子的检测有助于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