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402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26篇
  4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对37例Alzheimer型痴呆(AD)及42例血管性痴呆(VD)进行了临床及脑电图比较。结果表明AD病人78%有精神症状,而VD病人90%有精神症状;痴呆程度AD病人重于VD病人,脑电图AD病人主要是双额叶及双枕叶的节律改变,以δ、θ波为主要活动;而VD病人以不对称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2.
ICU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各种侵入性操作及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 ,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 〔1〕。深部真菌感染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抗真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抗真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本院 ICU收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以探讨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抗真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调查对象 :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本院 ICU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1.2 方 法 :1.2 .1 调查内容 :1一般项目 :性别、年龄、ICU住院日等 ;2现病史 :…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在乳腺癌、宫颈癌和头颈鳞癌中确定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乳腺癌116例,体检腋窝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37~74MBq(1~2mCi)经皮下注射,或术中注射专利兰1ml,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手术、病理对照。宫颈癌27例,体检盆腔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74MBq(2mCi)在宫颈肿瘤周围2°或10°处或99Tcm-SC74MBq(2mCi)阴道镜直视下四点注射,行核素淋巴显像后,手术后的标本用γ探针行体外定位,并与病理的结果加以对照。N0头颈鳞癌10例,99Tcm-DX74MBq(2mCi)肿瘤周围成分下注射,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16例乳腺癌中活检SLN108例,灵敏度为92.6%(22/27例),特异性100%(81/81例)。27例宫颈癌中SLN的灵敏度为100%(6/6例),特异性100%(21/21例)。10例N0头颈鳞癌中SLN转移3例,NSLN转移1例。结论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应用于乳腺癌、宫颈癌和N0头颈鳞癌是切实可行和可能的,这是一种简便、安全、易被病人接受的探测前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盆腔淋巴结等转移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交恐惧症患者的防御方式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个性特征 ,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更好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4 8例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与 4 8例正常受试者加以比较。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 ,社交恐惧症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分较高 ,而成熟防御方式因子分较低 (P <0 .0 5 ) ;其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低 ,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因子分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高 (P <0 .0 1或P <0 .0 5 ) ;另外 ,社交恐惧症组EPQ的神经质 (N)因子分较高 ,而内外倾向 (E)因子分则较低 (P <0 .0 1 )。结论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防御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人组条件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病(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配偶实施每月1次的家庭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家庭教育.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U)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分别于家庭教育前及结束时各评定1次.结果 家庭教育结束时,观察组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家庭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风湿炎性反应过程所致的瓣膜损害。近年来我国风心病的患病率已有所下降,但风心病尤其是晚期合并腹水的患者在临床上仍比较常见。风心病合并腹水后常引起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因此腹腔穿刺抽液是缓解患者症状的常用治疗手段,但风心病患者合并的腹水往往是由心源性肝硬化引起的,而肝硬化又会导致蛋白渗出,引起腹腔脏器粘连,并在腹腔内形成分隔,因此腹腔穿刺抽液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乳腺癌放疗后肋骨骨折的骨显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致肋骨骨折的骨显像增高灶的形态、位置、出现和消失时间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8例诊断为放疗后肋骨骨折的乳腺癌患者的骨显像系列片。结果该组增高灶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多为轻、中度放射性摄取,多发者线性排列,位于第3~7肋腋前线上或第2肋中部。增高灶出现距离放疗结束的时间为9至39个月。X线示相应肋骨局部骨质密度增高、骨痂形成或断裂不愈合。结论根据肋骨增高灶的形态、位置、与放疗的时间关系及X线表现有助于与骨转移鉴别。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来准确定量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形状、大小、收缩功能,并且评估室壁瘤累及范围和大小及二尖瓣反流情况,寻找一种便捷、准确、实时并且在术中不会影响到手术视野的评估室壁瘤切除术的方法.方法 室壁瘤切除术患者32例,手术前麻醉状态下、术后即刻行3D-TEE检查,获取并分析左心室容积、功能及室壁瘤体积的图像与数据,所得图像通过Qlab软件脱机后处理分析,得到左心室功能数据.通过3D-TEE指导室壁瘤形成患者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并评估术后即刻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3D-TEE检查室壁瘤切除术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及心指数分别为(109.65±13.23)ml、(59.70±12.59)ml、(49.95±7.17)%、(45.88±6.60)ml、(2.17±0.44)L·(min·m2)-1,术前分别为(150.82±23.60)ml、(113.03±24.32)ml、(24.38±6.16)%、(36.01±9.62)ml、(1.57±0.63)L·(min·m2)-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7、15.24、17.04、5.95、6.07,P均<0.001);室壁瘤所占左心室百分比明显减小或室壁瘤消失;室壁运动积分术前为(4.11±0.39)分,术后为(3.52±0.3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5).结论 3D-TEE检查能够在术中定量评价室壁瘤形成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和功能.术中应用3D-TEE作为导航,有助于外科医师的判断和处理,更好地提高患者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红景天苷对阿糖胞苷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对阿糖胞苷(Ara-C)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bonemes-enchymalstemcells,hBMMSCs)凋亡影响及其机制。体外分离培养hBMMSC,流式细胞术鉴定免疫表型,特异性染色鉴定hBMMSC体外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验分4组:对照组、Ara-C组、sali-droside组、Ara-C+salidroside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RT-PCR法检测BCL-2、BAXmRNA表达。结果表明,体外成功分离培养hBMMSC;细胞表达CIM4、CD29和HLA-ABC,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成骨、成脂诱导21d,茜素红染色可见钙化结节,油红0染色有质滴出现;Ara-C对红景天苷处理的hBMMSC的增殖抑制程度较未经红景天苷处理的hBMMSC明显减低(P〈0.05);在凋亡方面,Ara-C作用48h后hBMMSC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而中剂量红景天苷处理的细胞凋亡率较Ara-C组降低,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Ara-C诱导的hBMMS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抑郁情况(HAMD)、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3.14±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6±2.17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降低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脑栓塞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