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根据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PCA)的特点、术后恢复期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探讨术后急性疼痛服务(APS)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电脑程控泵 10 000 例PCA患者APS中的护理质量,分析术后期间患者瘙痒、恶心呕吐、过度镇静、严重呼吸抑制、低血压、运动阻滞、感觉障碍、尿潴留及PCA泵运转失常,报警情况和硬膜外导管脱出、导管PCA泵连接脱落、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等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反馈情况,总结术后PCA护理特点.结果术后PCA有如下特殊的护理要求:①心理护理十分重要;②充分利用术后PCA镇痛效果好的优点,促进患者康复;③针对PCIA,PCRA,PCSA等途径特点进行护理;④针对PCA用药配方中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进行护理.⑤掌握PCA泵的应用以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报警.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PCA新技术,根据术后疼痛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术后PCA途径、用药配方选择等做好重点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吗啡PCA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阴式全宫切除术的患者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B组(n各为25),选择腰-硬联合麻醉(CSEA);C组(n=25),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CEA).3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回病房开启PCA泵,行PCEA,双盲对照观察.其中A,C组采用单泵,镇痛液为0.2%罗哌卡因(Rop)+0.01%吗啡(Mor),以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1 ml /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4 h限量为12 ml.B组采用双泵给药,一泵镇痛液为0.2% Rop,用持续输注模式给药(4 ml/h),另一泵镇痛液同A,B组,仅用PCA模式给药,Bolus剂量为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结果各组各时点VAS评分基本相似,B组患者舒适评分有所改善.另外,3组患者术后4 h均无运动阻滞.B组罗哌卡因的用量显著大于A,C组(P<0.01);B组吗啡的用量显著小于A,C组(P<0.01).副作用:恶心呕吐、瘙痒、嗜睡等B组明显减少;术后各组无呼吸抑制和术后头痛现象.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PCA用于阴式全宫切除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应.方法 200例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P组,联合用药组;C组(对照组),每组100例.P组予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诱导,C组予生理盐水复合丙泊酚诱导,两组术中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患者麻醉效果、术中体动、呼吸循环抑制、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丙泊酚使用量、患者停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P组麻醉效果评分高于C组(P<0.05).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总剂量P组少于C组[(56±18)mg 与(85±22)mg,(138±35)mg 与(197±43)mg];患者停药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快于C组[(6.66±0.58)min与(7.56±0.86)min,(7.43±0.82)min 与(8.57±1.02)min](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P组(0.89±0.85)分优于C组(1.43±1.36)分;术后腹胀发生情况P组有2例(2%),少于C组15例(15%)(P<0.05).两组术中体动、呻吟、循环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术麻醉效果更佳,喷他佐辛起到节俭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腹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术中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护理工作应用。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 NT 组和 NNT 组,NT 组患者(60)术中用 Narco-trend 监测,NNT 组患者(60)术中不用 Narcotrend 监测。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留观时间;记录恢复室 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记录恶心呕吐及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 NT 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丙泊酚的用量比 NNT 组明显减少(P <0.05);NT 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与PACU 留观时间比 NNT 明显缩短(P <0.05);NT 组患者术后的 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比 NNT 明显降低(P <0.05);NT 组患者与 NNT 组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NT 组比 NNT 组降低了护理工作量(P <0.05)。结论在麻醉深度监测仪 Narcotrend 下行下腹部手术,通过有效的麻醉深度监测,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这些有利于减少 PACU 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有助于 PACU 护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时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I~II级),按诱导用药的不同随机分成四组(n=20):Ⅰ组芬太尼4μg/kg;Ⅱ组布托啡诺20μg/kg;Ⅲ组布托啡诺40μg/kg;Ⅳ组布托啡诺60μg/kg。异丙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四组均为3μg/ml,罗库溴胺0.6mg/kg,达气管插管条件后予以插管。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3min(T2)、10min(T3)患者的心率(HR)、血压(SBP、DBP、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与T0相比,Ⅱ组SBP及HR在T1时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SBP在T2时刻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HR在T3时刻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SBP及HR在T1时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伍用布托啡诺进行全麻诱导可以较好抑制插管应激反应,40μg/kg的布托啡诺为较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在不同输注速率下,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80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均采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根据不同背景输注速率随机分为四组,A组输注速率为4 ml/h.B组为6 ml/h,C组为8 ml/h,D组为10 ml/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分析产程中母体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记录0.15%左旋布比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按压给药(bolus)的次数.结果 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实施镇痛时的宫口大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组问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四组均在2.4~2.6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mmag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使用bolus的次数(3.8±0.6)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D组的器械助产率及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研究表明0.1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病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且以6~8ml/h的输注速率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果影响。方法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100例,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ASAⅠ~Ⅱ级,年龄35~60岁;随机分为五组,Ⅰ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Ⅱ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0.25μg/ml舒芬太尼;Ⅲ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0.5μml舒芬太尼;Ⅳ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0.75μg/ml;Ⅴ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1.0μg/ml舒芬太尼,每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记录开机后4、8、16、20和24h共5个时点的BP、HR、RR、SpO2以及静息和咳嗽时VAS等数值、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结果五组病人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和手术结束前硬膜外腔最后一次给药时间基本相同(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4、8、16、20、24h时间点静息VAS和咳嗽VAS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24h内恶心、呕吐及瘙痒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Ⅴ组。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需追加曲马多辅助镇痛病例数减少。各组在4、8、16、20、24h时间点未观察到血压心率异常变化及呼吸抑制,下肢肌力恢复良好,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级。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是0.125%左旋布比卡因最佳配伍剂量,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可作为妇科术后病人首选镇痛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深度下全麻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患者的应激反应与舒适度。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20例( ASAⅠ~Ⅱ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分成4组,N1组( n=30)麻醉深度Narcotrend指数(NI)62~68时拔出气管导管,N2组(n=30)NI为72~78时拔管,N3组(n=30)NI为82~88时拔管,C组患者( n=30)用传统的方法完全清醒时拔管;观察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 PACU )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NI,记录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时间、PACU留置时间;记录术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PNE)、肾上腺(PE)水平及可能发生的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结果 N1组、N2组和N3组术后的拔管时间明显快于C组( P<0.05)。 Ric-ker镇静-躁动评分N2组与N3组相近,比N1组和C组更低(P<0.05)。 T2时点C组患者HR、PNE、PE比N1组与N2组明显增高(P<0.05)。 N1组与N2组拔管期间更为安静、护理工作量比N3组与C组减少(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N2组与N3组相同,比N1组和C组低( P<0.05)。 C组患者呛咳、躁动需要护理人员帮忙制动人次达30%,N3组呼吸抑制需面罩加压给氧人次达20%(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在PACU最适宜拔管的麻醉深度NI为72~78,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PACU精细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快速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0.
先天性聋哑伴Q-T延长,常有发作性昏厥或突然死亡,有家族性。所谓聋哑心综合征于1957年由Jeruell和Lange Nielsen首次报告。1963年后Romano等报道了不伴有先天性聋哑者,也有类似情况的病例。两组除聋哑和遗传形式(前者常染色体隐性,后者为显性)差异外,临床特征几乎一致。至1970年已报告50例以上。我院发现一家除母亲外,父与子女6人都有过发作性昏厥,其中4例检查心电图见Q-T延长,均非聋哑,其临床表现与本症相符。因其一子未归,一女于赛跑中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已死亡,余4例病历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