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RF患者具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的病例,在B超介入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0例ARF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6.7%。病理分析显示:硬化性肾炎2例(6.6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7例(56.67%),其中IgA肾病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3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8例(26.62%),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另外,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6.67%);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3.33%)。并发症主要有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活检是可行的,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入院的糖尿病眼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各45例。分析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和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低血糖症状显著改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眼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是多因素所导致的,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 ,能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和探讨内向整流钾通道(Ⅰ_(K1))激动剂盐酸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观测各组全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钙电流(Ⅰ_(Ca-L))、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选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0.08%胰蛋白酶和0.04%Ⅱ型胶原酶消化心脏组织,经差速贴壁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纯化心肌细胞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BaCl_2干预组和Zac+氯喹干预组,培养24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so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心肥厚指数、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膜片钳结果提示RMP减小APD明显延长;Zac干预组明显抑制心肌肥大,并增大RMP,缩短APD。同时应用低剂量Ⅰ_(K1)抑制剂氯喹可明显抑制Zac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并逆转Zac对RMP和APD影响。在乳鼠心肌细胞,Iso可使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内[Ca~(2+)]_i增高;Zac干预后细胞形态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显著减轻钙超载。Ⅰ_(K1)阻断剂BaCl_2和氯喹可阻断Zac的效应。结论:Ⅰ_(K1)选择性激动剂Zac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为增强Ⅰ_(K1),进而增大RMP,缩短APD,从而阻断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依赖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西药他莫昔芬、维生素E,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方,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同期治疗创伤性足下垂合并胫骨骨缺损。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2月应用组合式Ilizarov外固定系统同期治疗合并创伤性足下垂的骨缺损患者17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0个月,平均为20个月;延长长度为5—12cm,平均为7.9cm;延长时间为55~160d,平均为98d;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广西男女性急性中毒的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方法通过查阅63家医院2005-2009年的急性中毒病历收集资料,作男女间的总体发病、中毒原因、中毒毒物的分类分析。结果在6 004例病例中,女性(3 189例)高于男性(2815例),男女之比1∶1.13;其年龄:女性以20~60岁组(73.25%)高于男性(63.91%),而男性则以19、61岁2组(24.97、11.12%)高于女性(17.40、9.34%);其中毒原因:以意外性原因中毒病例(39.02%)最高、其次自杀性(31.50%);其中毒毒物:以农药类毒物的中毒病例(42.42%)最高,其次为化学类(17.72%),2类毒物的病例数占男女总病例数的60.14%。女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自杀性中毒病例(39.92%)最多,其次为意外性(36.56%),其毒物以农药类的病例数(46.47%)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9.07%)。男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意外性中毒病例(41.81%)最多,其次为误食性(25.97%);其毒物以农药类中毒病例(37.83%)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6.20%)。结论意外性和自杀性中毒原因与农药类和化学类毒物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毒物,其中女性以农药类毒物所致自杀性急性中毒为主,男性则以化学类毒物所致的意外性急性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88.
谢永平  刘清华 《山东医药》1998,38(11):26-27
为探讨急诊尿激酶(UK)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我们对40例65~81岁的AMI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溶栓组符合以下条件:①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含化硝酸甘油不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三组:氯沙坦组(A组)。卡托普利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均进一步恶化(P<0.05),A、B组的LVEDV、LVEF、SV较C组则无显著恶化(P<0.05~<0.01).A组又好于B组(P<0.05)。结论:氯沙坦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后液体输入量和排出量的合理范围及其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组(术后输入量>排出量)45例,术后以40~50ml/kg输入液体;试验组(输入量<排出量)45例,输液20~25ml/kg,并强化利尿处理。两组术前、后均用彩超测量右心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心功能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术后总液体输入量是平均(2683±246)ml/d,尿(2298±215)ml/d;试验组分别为(1725±212)ml/d,(2860±185)ml/d,P<0.05。心功能监测:常规组:心率(126±27)次/min,收缩压/舒张压(112±23)/(93±8)mmHg,中心静脉压(16±3)cmH2O;试验组分别为(98±16)次/min,(145±18)/(92±7)mmHg,(8 2)cmH2O(P<0.05~<0.01)。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常规组:PASP(肺动脉收缩压)(56.87±9.31)mmHg,PVRI(肺血管阻力指数)23.18±6.22,RVEF(右心室射血分数)0.45±0.03,RVEDVI(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1.42±6.37;试验组分别为:(31.17±9.23)mmHg,17.53±5.43,0.55±0.07,45.17±4.71(P<0.05~<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术后常规组总液体输入量>排出量。试验组输入量<排出量,心功和血流动力学状况均优于常规组。肺切除术后容量负平衡对右心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