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后路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Y”型截骨(简称“Y”型截骨)术前和术后的脊柱模型,探究“Y”型截骨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基于1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术前和术后CT图像,于Mimics 19.0软件中重建“Y”型截骨(L3截骨)术前及术后的三维脊柱模型,包括T11-S1节段,于T11椎体顶部施加7.5 Nm力矩,模拟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个工况下的运动。仿真得到脊柱各椎体的活动度、各椎间盘的应力和钉棒系统的应力。结果与结论:(1)“Y”型截骨术后路固定后,脊柱各椎体活动度均下降,且上部椎体活动度损失比例较大(L1:77.95%);(2)术前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L1-L2节段(0.55 MPa),术后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T11-T12节段(0.5...  相似文献   
69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嘱患者注意休息,同时予镇静、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次入院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发生UAP再次入院发生率分为别3.3%、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再次入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二者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93.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糖尿病出院准备服务的研究现状,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概念与发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必要性、糖尿病出院准备服务的实施及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可以促进患者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94.
【】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发生率及特点。方法 以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 1 mV)和(或)R波降支的切迹(正向,≥0. 1 mV)或粗钝作为早复极诊断标准。选取17~24岁大学生运动员1658名,并将入选的早复极组为试验组,非早复极组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心室率、QTc的差异性。 结果1658名大学生运动员共检出早复极 556例,总发生率为33.5%,男性运动员高于女性运动员(38.1% vs. 22.0 %,P <0.05);不同训练年限组中,男/女性运动员分别随训练年限的增加,早复极的发生率增加(P<0.05),同一训练年限组中,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5年, 26.7% vs 6.86%; 5~10年,35.9% vs 19.9%;≥10年,46.7% vs 33.1%,P <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男性8.2% vs. 3.1%,女性5.8% vs. 1.4%,P <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心室率,QTc较非早复极组无明显减慢及延长(P >0.05)。结论 在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中,早复极总发生率33.5%;训练年限越长,早复极的发生率越高,相同训练年限,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