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观测胎儿主动脉瓣下圆锥连接对诊断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例经引产后尸检证实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异常声像图特点.结果 22例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均显示主动脉瓣下圆锥连接声像图特征,其中18例在左室长轴观显示两条大动脉前后平行走行,17例心底短轴观显示右室流出道包绕主动脉根部形态消失,9例显示室间隔完整,1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22例中20例主动脉与肺动脉呈右前左后排列,2例呈正前正后排列.结论 产前超声观测主动脉瓣下圆锥连接对诊断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observation of subaortic conical conn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TGA).Methods Echocardiography findings of 22 cases with complete TGA confirmed by autops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Results All cases were shown subaortic conical connection on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the two great arteries were parallel in 18 cases on left ventricular long-axis view,the character of normal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urrounding the aortic root disappeared in 17 cases.There were 13 case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2 cases with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Aorta and pulmonary artery were shown in right anterior and left posterior position among 20 cases,and i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osition in 2 cases.Conclusions Prenatal ultrasound observation of subaortic conical connection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omplete TGA.  相似文献   
112.
乙型肝炎是目前肆虐全球的重要传染性疾病,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3.5亿人。1992-1994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HBsAg携带率为9.75%,共约1.2亿人,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类型、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02年5月~2011年3月进行的77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79例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61例,占7.83%.中转开腹58例,占7.45%.结论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应循序渐进,在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应开展高级别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114.
115.
吴鞠通用姜五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王安石《字说》云:“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民间常用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汁、姜皮,习称为“姜六药”。吴瑭谙其性宗其法.但又有所发挥.临证时善用“姜五药”,具独到之处.值得探折。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胎心三尖瓣返流的原因与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2 1例胎心三尖瓣返流进行了检测 ,观察胎心结构、返流信号分布、测量最大返流速度。结果  2 1例胎心三尖瓣返流的原因为 :先心病组 6例 ,均显示心内结构异常 ;非先心病组 15例 ,4例表现右心扩大 ,无心内结构畸形 ;两组返流速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先心病引导的三尖瓣返流是因心脏结构异常所致 ,非先心病性三尖瓣返流主要由于胎心右室功能不良引起。当检出三尖瓣返流时 ,应进一步追踪扫查心内结构有无畸形 ,在排除先心病之后即应提示心脏负荷增加 ,若伴有右心腔扩大则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方式对钩吻的减毒作用及不同比例玉叶金花对钩吻毒效的影响。方法对比钩吻不同配伍方式(钩吻配伍玉叶金花、钩吻配伍薄荷和鱼腥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考察钩吻不同配比玉叶金花(1∶1、1∶2、1∶3)的总生物碱含量、小鼠急性毒性及醋酸扭体次数。结果钩吻不同配伍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生物碱含量及小鼠死亡率,尤其是配伍玉叶金花;钩吻配伍玉叶金花随着配比的增加,总生物碱含量、小鼠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且钩吻配伍玉叶金花(1∶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扭体次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玉叶金花能降低钩吻毒性,且保留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刘清华 《四川中医》2005,23(1):35-36
目的 :观察溶石排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溶石排石汤加减治疗 ,西药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5 4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 3 6 4% ) (P <0 0 5 )。结论 :溶石排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9月在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一、二病区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肝癌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所处行为阶段、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医学应对问卷得分及社会支持度。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行为所处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跨理论模型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促进患者行为阶段转变,降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提高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在麻醉大鼠或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应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激动剂zacopride(扎考比利)中文 缺血预处理观察zacopride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效应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在缺血前3 min(缺血预处理,pretreatment)分别给予1.5、15 或50 µg/kg zacopride。应用利多卡因(Lidocaine)做阳性对照药,IK1非特异性阻断剂氯喹拮抗zacopride的效应。全程连续记录心电图。离体实验:麻醉SD大鼠,开胸取出心脏,建立Tyrode液-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缺血前3 min分别给予0.1、1或10 µmol/L zacopride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IK1非特异性阻断剂BaCl2 1 µmol/L拮抗zacopride的效应。结果 在体实验:应用1.5~50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抑制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最适剂量为15 µg/kg(P<0.05),与利多卡因效应相仿(P>0.05);离体实验: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应用0.1~10 μmol/L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1 μmol/L为zacopride作用最适浓度,其效应被1 μmol/L BaCl2明显逆转。结论 大鼠在体和离体实验证明,zacopride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用低剂量的BaCl2可消除zacoprid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表明zacopride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用是通过其激动IK1通道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