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胃粘膜Hp感染与细胞凋亡和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探讨Hp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原位观察和比较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as抗原表达变化。结果 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为 12 .78%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3 .63 % ,P <0 .0 1) ;Hp根除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4.3 7%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12 .46% ,P <0 .0 1) ,而持续阳性者凋亡指数无明显降低。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Fas抗原表达率为 67.92 % ,高于Hp阴性者 (45 .0 0 % ) ;Fas抗原表达阳性的Hp阳性患者在Hp根除后Fas抗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 (P <0 .0 1) ,而Hp未被根除者Fas抗原表达阳性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Hp感染可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Hp参与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类疾病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较常见,大部分应用扑尔敏类H1-受体阻断药配伍钙剂维生素C(综合疗法)等治疗,但有少部分综合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通过加用H2-受体阻断药甲氰咪呱治疗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加味四神丸是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张锡纯的名方,笔者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该方治疗糖尿病泄泻5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全肝直方图分析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将10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四氯化碳诱导的LF组(80只)和健康对照组(20只),并进行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成像.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肝胆期全肝感兴趣区获取直方图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数、偏度、峰度、不均质性、熵值和百分位数(nth).以病理结果为对照,通过曼-惠特尼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不同LF分期的参数值差异.结果共纳入84只实验兔,F0、F1、F2、F3、F4期各有18、17、17、18、14只.直方图参数值不均质性(r=0.809)、90th(r=0.718)、75th(r=0.645)、熵值(r=0.546)、中位数(r=0.425)和峰度(r=0.305)与LF进展呈明显正相关.不均质性、90th、75th、熵值可有效鉴别诊断正常(F0)、早期(F1~F2)及晚期(F3~F4)LF.参数值不均质性鉴别诊断LF的价值最高,诊断F0与F1~F4、F0与F1~F2、F1~F2与F3~F4、F0与F3~F4的AUC值分别为0.87、0.77、0.90、0.97.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全肝直方图分析对诊断LF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刚生  刘海峰  付金书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15+117-115,117
传统的后外侧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暴露良好,体内操作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因切口较长,需要切断多层胸部肌肉并切断1-2根肋骨,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术后疼痛加重,上肢功能部分受限及恢复时间较长。我们针对上述原因,采用胸部改良小切口应用于食管胸中、下段癌的左颈、左胸两切口根治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HAMD和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患者,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居民主要死因构成,掌握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4—2019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采用EXCEL 2013和SPSS 20.0软件整理资料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2014—2019年武威市凉州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543.7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573.25/10万;死亡率男性(593.42/10万)高于女性(490.2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951,P<0.05);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93.5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26.08/10万)、肿瘤(120.85/10万)、伤害(34.41/10万)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7.23/10万),占总死因的90.51%(30564/33768);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165.58/10万、标化死亡率143.75/10万,占慢性病死亡的36.24%(10283/28378);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14.57%,2014年最高(15.64%)、2017年最低(13.15%),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16.83%)高于女性(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98,P<0.05),男性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武威市凉州区居民死亡主要原因;应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强化慢性病筛查发现、健康干预及早诊早治,减少主要慢性病造成的居民过早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放大胃镜联合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 FICE)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常规内镜检查时发现可疑的微小凹陷病变(SDL),则分别用放大胃镜和放大胃镜联合FICE进行观察,参照国外文献,根据病变处腺管开口形态、微血管形态及病变处与周围黏膜的界限三方面指标,初步制定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对病变做出内镜诊断.结果 74处可疑SDL中,病理组织学证实癌性病变17例,非癌性病变56例.放大胃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41.18%、94.74%和82.43%.放大胃镜联合FIC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67%、96.49%和91.89%.放大胃镜联合FICE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放大胃镜(P<0.05).结论 放大胃镜联合FICE可以更清晰的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微血管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线等微细结构.我们制定的内镜诊断标准,可以更全面的概括了早期胃癌的黏膜微细形态特征,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CTV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前及术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及一侧烟雾病患者于术前及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1周分别行颅脑CTVP及头颈部CTA检查,评估手术侧颞浅动脉、桥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颞叶分支情况,同时观察手术侧颞顶叶血流灌注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4例患者14根颞浅动脉均通畅,优秀12根(12/14,85.7%),良好2根(2/14,14.3%),桥血管通畅性评分为3.44±0.65,通畅率为85.7%(12/14),患侧大脑中动脉颞叶分支血管术前及术后评分分别为2.66±0.35及3.8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颞顶叶术前术后血流灌注数据相比,术后血容量(CBV)及血流量(CBF)增加,达峰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VP联合CTA能了解患侧颅内外动脉,桥血管及患侧颅脑血流灌注情况,作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前及术后的评估手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