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易于获得,采集简单,是细胞移植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标记、示踪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摹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转染效果.方法:取人羊膜标本,以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成功地在体外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经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后,可稳定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效率达58%.  相似文献   
52.
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本院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癌71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结肠瘘4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属晚期结肠癌,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3.2岁。以上腹部持续隐痛,体质消瘦为主诉,病史9个月至1年半。其中2例有间歇性发热及腹泻,1例有黑便史,3例大便次数增多,无红、白胨子,2例大便中有不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2例术前经钡灌肠和钡餐X线检查确诊有十二指肠结肠瘘,另2例以结肠癌剖腹探查才发现并有十二指肠结肠瘘。1.2 手术方法与疗效 术中发现在横结肠肝曲部肿块与十二指肠水平部紧密粘…  相似文献   
53.
1980~1996年,作者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及狭窄病人54例。其中发生于胆囊切除术47例,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7例。10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37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7例行3次以上修复手术。结果51例痊愈,3例死亡。讨论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不同时期的损伤处理.  相似文献   
54.
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1696-1698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其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处理已经从手术室转移到了内镜室,使这些患者受益于内镜治疗的微创优势.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病死率已由数十年前的40%~60%下降至现在的20%左右[1-3],其一线治疗包括液体复苏、预防性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的联合使用,以及内镜治疗[2].  相似文献   
55.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的肝内胆管狭窄是我省常见的胆道疾患。我院从1981年1月~1986年11月,共收治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343例,术中肯定有胆管狭窄者169例,占49.1%,现就其手术治疗问题总结于下。 临床资料 年龄性别及胆道手术史 男91例,女78例。年年龄16~65岁,20~40岁占66.86%。既往未作过胆道手术者110例(65%),有一次或多次胆道手术者59例(34.91%)。胆道手术最多达5次。  相似文献   
56.
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血内皮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血内皮素(ET)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n=32)为一般治疗组,Ⅱ组(n=34)为UTI治疗组,分别检测Ⅰ,Ⅱ组出血后1,2,4,7,10,14d血ET变化情况,并检测1,7,14d的肝功能。另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未出血病人(n=20)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ET。结果:出血后7,14d,Ⅰ,Ⅱ组TBIL,ALT,AST均先升高后下降,但于出血后14d,Ⅱ组较Ⅰ组下降快(分别P<0.05,P<0.01,P<0.05)。Ⅰ,Ⅱ组出血后1d血E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步下降。Ⅱ组ET下降较Ⅰ组快,于出血后2,4,7d有显著差异(分别P<0.05,P<0.01,P<0.05)。出血后1d,Ⅰ,Ⅱ组ET浓度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734,P<0.01);Ⅰ,Ⅱ组血ET下降指数与TBIL增高指数呈负相关(r=-0.486,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后ET升高可损害肝功能,应用UTI治疗可抑制TBIL,ALT,AST,ET等升高,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Mirfzzi综合征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而产生复发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疽,其特征有:(1)胆囊管行程与肝总管平行;(2)胆囊颈或胆囊管有结石嵌顿;(3)由结石或合并炎症导致肝总管梗阻;(4)复发性胆管炎;(5)结石长期压迫胆管可致胆囊胆管痿。临床表现尤特异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于超声(US)、计算机体层摄影(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术中胆道造影。治疗以剖腹术为主。依病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58.
负压式痔结扎器的研制与应用——附66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压式痔结扎器的研制与应用──附665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10011)朱晒红,刘浔阳,黄飞舟,陈道瑾我们从1993年10月开始负压式痔结扎器的研制与应用,到1995年12月共治疗Ⅱ期内痔365例,Ⅲ期内痔215例,环痔85例。现将我们研...  相似文献   
59.
为治疗需供用外源性胰岛素的糖尿病,行吻合血管的胎胸腺胰腺腹腔胃网膜上移植。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共进行4例手术,4例均有效。首例在移植25天后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至今已8个月。其余2例也有效。目前仍在观察之中。4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得到控制,作者首次采用胚胎胸腺胰腺和脾脏的吻合血管联合移植术,认为同时调节免疫系统和增加胰岛素分泌应有更好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60.
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半边莲有明显的利胆消炎作用。用药后胆汁流量明显增加(P<0.001),有显著的抗胆汁粘滞作用(P<0.05),对胆汁成分及Oddi氏括约肌的影响不明显(P>0.05),对绝大多数引起胆道感染的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无毒症,临床观察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