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122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人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准确定位。方法:随机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MR冠状面图像;将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着不同颜色,切制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将脑断层标本与颅脑MRI相对照,统计有关结构的出现率,以确定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结果:在中央沟首次出现的断面上,背仙是丘脑的出现率左侧为93%、右侧97%,锥体束的出现率左侧为20%、右侧13%;在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上,中央沟几近消失,大脑外侧面中央沟出现率两侧均为33%。结论:中央沟首次出现在背侧丘脑显现而锥体束尚未出现的1-2个断面上;在锥体束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上方可以3大髓突辨认额上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前、后回之间为中央沟;至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中央沟大多消失。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方法 经CT、MRI扫描筛选后,选择无明显病变的成年男性尸体1例,截取其上腹部,按直立位置于包埋容器内,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在低温冷冻室内用数控铣床从前向后连续铣削,获得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用数码相机逐层拍摄,获取原始数据.结果 该例上腹部标本冷冻铣削后共获得层厚为0.2mm的肝连续冠状断面图像699幅,断面能够清晰显示肝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和肝内管道系统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结论 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的肝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精度高,质量优,为基于冠状断面数据集的肝及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断层解剖学研究以密切结合断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治疗为其主要特征,20世纪50年代,超声断层仪研制成功。1970年以来,USG、CT和MRI等断层影像技术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使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形成高潮,这些断层影像技术既需要断层解剖学为其提供详尽的诊断依据,又成为研究活体断层解剖的有力手段。从此,断层解剖学摆脱了以往纯尸体研究的状态,其研究范围扩展为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方面:解剖断层和影像断层,前者是后者的形态学基础,后者又从诊治的需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4.
刘树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121-115
目的:通过选取内科门诊处方进行用药情况调查分析,提出抗菌药物的用药临床效果,所得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院选取2013年4~8月的内科门诊处方600张,通过对临床药理学知识和药物说明书,对这600张处方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做出系统的分类记录。结果在内科院部治疗中,使用针剂处方有237例,占39.5%,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363例,占60.5%。结论在内科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物用药仍有不合理用药现象,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身体伤害,内科门诊在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要严格遵循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和临床药理学知识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5.
经迷路下开放内耳道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经迷路下开放内耳道提供解剖资料。方法 :解剖测量 1 0 0块颞骨、2 5具成人头颅。结果 :经迷路下后方开放耳道的后下部分 ,该处血管、神经分界清楚 ,易完整切断前庭神经。乙状窦前缘中点 ,前庭导水管外口为该手术进路的外部解剖标志 ,沿后半规管下支向内磨除可将 76%标本的内耳道开放 2 /3。后半规管曲部骨质厚度为 3.1 3± 1 .59mm,后半规管下支末端骨质厚度为 5.83± 1 .59mm,后半规管下支至颈静脉球顶点的距离为 5.47± 3.2 6mm,单孔至后半规管曲部的距离为 1 0 .2 1 1 .2 1 mm,单孔前庭的距离为2 .99± 0 .79mm。结论 :经迷路下开放内耳道是另一种非破坏迷路开放内耳道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目前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的病原学以及发病机制已有了较多认识 ,但对该病发病后神经系统自身重塑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 。为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的神经可塑性 ,我们将近几年此领域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帕金森病基底神经节的可塑性变化1.传导路径的重塑 :将含有皮质纹状体的切片保存于培养液中 ,通过电极刺激确保一些皮质纹状体纤维的存在。对皮质纹状体纤维进行高频刺激 ,可因纹状体传出神经元上谷氨酸受体不同而产生长时程抑制 (LTD) /长时程增强 (LTP)两种形式的重塑。这种重塑与运动的学… 相似文献
28.
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0例活体正常肝的CT图像,研究了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部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行于左段间裂内;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是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静脉韧带裂右端或门静脉的连线。本文还探讨了易致错分肝段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9.
屈曲旋转牵引对人腰神经通道影响的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前屈旋转牵引对人腰神经通道的影响。方法:青壮年男尸10具.取腰骶段置入-20℃水柜中冰硬,用电动断层带锯制戚脊柱区腰骶段断层标本。矢状断层标本每具切成6片.分别经两侧的推间管外孔、两侧的关节突关节和正中矢状面。冠状断层标本每具切成4片,分别经关节突关节、椎间管和椎弓根。将制作好的断层标本常温下复温,固定于自制牵引器上.使L4~5间隙对准牵引间隙。先进行牵引、再成角,然后骶骨旋转。牵引距离0~50mm,成角度数0~18°.左右旋转角度0~10°。摄片观察矢状面L4~5、L6~S1矢状面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冠状面关节突关节、黄韧带、神经根在上述动作下的变化。结果:矢状面断层水平牵引时,椎间隙增宽,椎间管(孔)增大,关节突关节面上下滑动,关节间隙增宽。牵引的同时腰椎前屈椎间隙后部增宽.椎间盘后突、黄韧带拉紧.椎间孔上2/3(神经根所在位置)增大.而下1/3由于椎间盘后突相对变小.此时若再加骶,向同侧旋转.椎间孔相对变小.关节突关节间隙进一步加大;骶,向对侧旋转.椎间孔变大.关节突关节受挤压。冠状面断层牵引时关节突关节增宽.前屈时关节间隙进一步增宽.黄韧带拉紧.神经根在神经通道内牵伸向上滑动,此时骶,向同侧旋转,关节间隙由于上下关节突的旋转运动使间隙变大,黄韧带牵伸.对侧旋转时也出现上述情况.但不如同侧明显。结论:屈曲旋转牵引可通过纠正关节突关节紊乱、松解神经根粘连.解除神经根在腰神经通道内的卡压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0.
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深入开展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影像解剖学(Sectional and Imaging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密切结合影像学诊治是其主要特征。断层影像技术的发展既需要断层影像解剖学为其提供依据,而其本身又是研究断层影像解剖学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影像技术不但成像速度越来越快、立体成像更加逼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