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之一,2002年我院实施了全国第1例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切除及原位同种异体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移植术,手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术前诊断:胰腺癌,继发性肝癌,脾脏肿大,门静脉高压。于2002年9月24日在全麻下行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切除及原位同种异体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移植  相似文献   
22.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2 0 0 2年我院实施了全国第 1例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切除及原位同种异体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移植术 ,手术获得成功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男 ,4 8岁 ,术前诊断 :胰腺癌 ,继发性肝癌 ,脾脏肿大 ,门静脉高压。于 2 0 0 2年9月 2 4日在全麻下行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切除及原位同种异体全肝、全胰、部分十二指肠移植术。手术全程 17h ,术中输入全血 12 0 0ml,红细胞悬液 2 0 0 0ml,新鲜血浆 5 0 0 0ml,白蛋白 140 0ml,晶体液 5 5 0 0ml,出血 4 …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资料收集法,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SCL-90症状清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首次行人工肝治疗的51例重型肝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提示重型肝炎病人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其中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较高,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却很低;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病人躯体化、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均呈负相关。[结论]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度越高,病人的不良情绪越小、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发挥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减少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病人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利于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4.
张艺  刘柳芳  高铭云  韦燕萍 《全科护理》2016,(29):3098-310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护理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方法]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开展护理文化建设,并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各环节质量的管理控制,收集实施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士核心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升(P0.05);实施后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服务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开展门诊护理文化建设,培养了护士岗位核心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灵芝孢子油对人肺腺癌细胞LTEP-a2增殖、凋亡与miR-16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从miRNA角度揭示灵芝孢子油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灵芝孢子油处理人肺腺癌细胞LTEP-a2 24和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 检测miR-16及其靶基因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灵芝孢子油呈剂量、时间性地抑制人肺腺癌LTEP-a2细胞的增殖;当灵芝孢子油浓度达到2 μL·mL-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Annexin-V/PI双染检测提示,灵芝孢子油在低浓度下就可促进细胞凋亡;灵芝孢子油可显著上调LTEP-a2细胞中miR-16的表达并相应下调bcl2和VEGF基因的表达.结论 灵芝孢子油能显著抑制人肺腺癌细胞LTEP-a2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形态学改变.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上调miR-16的表达、下调Bcl2和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肺癌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采用鼻翼软骨复位鼻额隧道帽状腱膜悬吊法对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 67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年龄8~46岁,男41例,女26例,采用鼻翼软骨复位鼻额隧道帽状腱膜悬吊法进行鼻畸形手术修复。术中切开双侧鼻翼皮肤与黏膜交界处,游离鼻翼软骨,切断患侧内侧脚的附着,将其复位,并与对侧的鼻翼软骨缝合,随后通过鼻额隧道将之向上悬吊至额部帽状腱膜。结果本法可较好地恢复患侧的鼻翼软骨,抬高鼻尖,使鼻孔两侧对称,经长期追踪发现,无一例复发,术后长期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鼻翼软骨额部帽状腱膜悬吊法可较好地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体外建立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B-LCLs)的优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EB病毒感染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CD40激发型抗体(5C11)、CpGDNA免疫调节基因序列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胞菌素A(CysA)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LCLs的形态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LCLs膜表面分子CD19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经EBV感染3周后转化成永生化B-LCLs。转化后的B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积聚成团,可进一步分裂增殖并长期传代培养。CD40激发型抗体(5C11)及CpG免疫调节基因序列联合EBV感染人PBMC,明显地提高了转化效率,转化后的LCLs保持了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论CD40信号激发和CpG免疫调节基因序列联合运用能有效地促进EBV对人B淋巴细胞的转化及体外建系。  相似文献   
28.
青岛居民膳食习惯与痛风性关节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岛居民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与膳食习惯的关系,为痛风的膳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青岛居民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120例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及135例对照人群的膳食习惯进行分析,所得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常饮酒、每次过量摄入肉类、动物内脏、贝类为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OR=7.081、2.994、5.339、6.111),经常性蔬菜摄入是痛风发病的保护因素(OR=0.072)。结论痛风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减少酒类及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是预防或减少青岛居民痛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9.
宋韬  刘柳  周枫  林小娜  张松英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1):2928-2930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替代新鲜胚胎移植作为超促排卵体外受精周期首次移植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1341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169个、冻融胚胎移植作为首次移植周期172个.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临床相关因素与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冻融胚胎移植替代新鲜胚胎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新鲜胚胎移植组(63.4%vs 49.4%,P<0.01).年龄、移植优质胚胎数、移植时机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与临床妊娠率密切相关.将移植优质胚胎数和年龄因素校正后显示冻融胚胎替代新鲜胚胎首次移植妊娠优势比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35岁或获卵数≥15个分别分层分析显示,冻融胚胎替代新鲜胚胎移植均优于新鲜胚胎移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冻融胚胎移植替代新鲜胚胎移植作为超促排卵周期首次移植可获得较常规移植方案更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0.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recombinant Salmonella ty-phimurium expressing the secreting antigen ESAT-6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thods ESAT-6 cod-ing gene was cloned and identifi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YA33-esat car-rying the ESAT-6 coding sequence was constructed firstly and electro-transformed into an attenuated strain X4550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he recombinant bacteria was named as X4550(33-esat). C57BL/6 mice were immunized intranasally (I. N) with 108 CFU recombinant bacteria at day 0 and 18. Cells from spleen, lung, mesenteric lymph node (MLN) and Peyer's patch (PP) were collected from mice after second immu-nization, and the specific IFN-γ-secreting cells and IL-4-secreting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LISPOT assay u-sing ESAT-6 peptide as stimulus. Furthermore, CTL effects were in vivo evaluated by CFSE assa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specific for ESAT-6 could be detected by ELISPOT assay. In lung and PP cells,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ESAT-6 were biased toward Th1 type, the frequency of IFN-γ-secreting cell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IL-4-secreting cells. In splenocytes and MLN cells, the anti-gen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acted as Thl and Th2 balance, the frequency of IFN-γ-secreting cells was close to that of IL-4-secreting cells. CFSE assay indicated that recombinant bacteria could induce the high level of CTL effects specific for ESAT-6 peptide.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ecombinant Sal-monella typhimurium X4550(33-esat) not only can induc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but also can elicit specific CTL responses after I. N immunization. It also provide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 of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