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21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56篇
  5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490 h.于2009年12月体系医院体检时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于2010年1月转送我院.患者既往无胸闷、气短、紫绀等不适症状及反复肺炎等感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部、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胸片及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导管内径5 mm,长度约9 mm;各房室腔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于2010年1月28日在局麻下行动脉导管封堵术,术中造影显示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异常通道,最窄内径约3.45 mm,最宽内径约5.90 mm,可见左向有分流.术中成功置入6/8 mm封堵器,造影显示异常通道及左向右分流消失.术后半个月、3个月及半年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均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未见分流信号,各房室腔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于2010年8月予以飞行合格结论.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评价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剖宫产率的效果。 方法 在衡阳某医院产前检查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孕检孕妇192名,随机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再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调查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意愿及实际分娩方式。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户籍来源、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保及分娩方式意愿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干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干预后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增多,剖宫产意愿减少,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04)。孕期干预能降低产妇因害怕产痛和缺乏相关分娩知识而要求剖宫产的意愿(P<0.05),但两组选时生产的剖宫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意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脆性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围手术期脆性糖尿病患者,比较使用胰岛素泵前后全天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低血糖频次。结果用泵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降低,血糖达标率增高( P <0'.05),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 P <0.05)。结论胰岛素泵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既能尽快血糖达标,又避免了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湿疹小鼠动物模型外周血中的CD4+和CD8+的水平,分析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对湿疹小鼠CD4+、CD8+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治疗湿疹的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疹模型组、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湿疹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湿疹模型组不进行治疗;湿疹阳性药物组用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而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则采用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与湿疹模型组相比,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提高(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均<0.01)。与湿疹阳性药物组相比,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降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均<0.01);而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无差异(P>0.05)。与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相比,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对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的作用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可能是通过提高CD4+T百分比,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提高CD4+/CD8+,纠正了CD4+T淋巴细胞相对减少,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多,恢复了湿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纠正了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除皱的效果。方法60例面部皱纹整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颞部除皱术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皱纹消失保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猫眼样年轻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眼睑闭合困难、面部肿胀、面部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部除皱中应用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利于延长除皱保持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起到良好的年轻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抗感染联合微创碎石法在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发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8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发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不同给予直接狄激光碎石治疗或者先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再采用狄激光碎石结合治疗,将患者肾脏导出液进行感染病原菌鉴定,并确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微创激光碎石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腰痛肾绞痛消失、血像恢复正常,B超检查积水基本消失,结石清除率分别达到95.4%与87.8%,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无感染、无积水复发,无患侧肾萎缩及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感染被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结石合并肾感染的常规方法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利用360°全方向72个声源测试设备,初步研究耳科正常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 选取耳科正常人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4±7.2)岁,使用360°全方向均匀分布的72个扬声器进行声源方位辨别测试,统计正常人整体声源定位能力,计算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值。 结果 听力正常人声源定位图像大致呈现出两个“十字交叉”的组合图形,镜像处理后呈现为一条斜率近似为1的直线,计算RMS为(20.4±3.5),相较未经镜像处理前(52.7±16.2)有大幅度下降。本组受试者前场、后场、左场、右场4个区域的定位正确的次数比例均值分别为60.52%、38.69%、31.55%和37.70%,前场定位正确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区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后场、左场、右场定位正确的次数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正常人的水平声源方位辨别存在前后镜像现象,水平方向上前场(-45°~45°)声源定位能力最佳,左右场和后场的声源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