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目的 了解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抽取5 53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臂踝脉搏冲传导速度(baPWV)检测,将其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和baPWV信息完整的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者作为动脉硬化研究对象,并于2019年6月—2022年2月对其进行第2次baPWV测量,将其中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作为动脉硬化进展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的关系。结果 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有动脉硬化者854例(31.8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中,进展为动脉硬化者76例(20.43%)。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为较差、一般和理想者分别为478人(17.81%)、1 292人(48.16%)和913人(34.0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比较2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抗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 每组45例45眼, 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 并在围手术期分别点用0.1%新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不含防腐剂)4次/日和0.1%溴芬酸钠滴眼液2次/日, 连续用药6周。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6周对患者的客观症状进行评估, 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检测泪液分泌量, 采用干眼分析仪记录泪膜破裂时间, 在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照射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测定前房闪辉并分级,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中央区厚度并检查有无黄斑囊样水肿;同时对视力、眼压及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所有受试者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未发生并发症, 均按要求完成治疗和随访。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术前分别为(0.47±0.73)和(0.47±0.51)分, 术后...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T)基因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系RMG-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α1,2-岩藻糖转移酶及Lewis y稳定高表达的RMG-I-H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基因转染前后细胞中VEGFR mRNA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基因转染前后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R蛋白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细胞中KDR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KDR蛋白表达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wis y抗原可能通过VEG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引起KDR受体数目增多,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介导卵巢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进一步探求对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具有指导意义的实验室指标, 为中医辨证由定性向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786例东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肌酐等实验室指标, 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为223例, 占28.4%。胃肠热结证与空腹血糖有关(P<0.05, B=0.152), 湿热困脾证与谷丙转氨酶(P<0.05, B=0.014)、血肌酐(P<0.05, B=-0.028)有关, 肝经郁热证与尿酸有关(P<0.05, B=0.003)。结论 气阴两虚证及阴虚津亏证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部分实验室指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脊髓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990—2011年住院的10例合并脊髓病变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0例SLE合并脊髓病变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53岁,病程1~18年。3例患者行脊髓MRI检查,其中1例表现为胸8、胸9椎体内有小类圆形长T2信号影,2例表现为正常信号。10例患者中7例接受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例接受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及血浆置换治疗,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无明显缓解。结论 脊髓病变是SLE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SLE早期发病,发病年龄小,预后差。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效,早期积极干预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6.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过表达对黑素瘤SK-MEL-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黑素瘤细胞A375、SK-MEL-2中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选取低表达 Beclin1蛋白的SK-MEL-2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空白组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myc-His(-)A,实验组转染pcDNA3.1-Beclin1质粒。培养一定时间后,采用CCK8法分析Beclin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Beclin1过表达对SK-MEL-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检验各组间的指标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SK-MEL-2细胞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037 ± 0.010)显著低于A375细胞(0.670 ± 0.150),F = 46.62,P<0.05。实验组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32 ± 0.04)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06 ± 0.02)和空白组(0.07 ± 0.02),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 = 1 077.36,F时间 = 4 903.04,均P<0.05),组别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 = 205.20,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24 h后实验组高倍(× 200)视野下穿过小室的细胞数(18.67 ± 1.1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87.89 ± 6.05)和空白组(86.78 ± 5.93),均P<0.05;划痕实验中24、48 h时实验组细胞迁移距离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Beclin1过表达可显著抑制SK-MEL-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7.
本案患者为高龄女性,主因“喘憋3周,拔除气管插管后8天”于2021年7月2日转入我院ICU进一步治疗。入院时因患者营养状况差,抗邪能力弱,肺部感染反复,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心肺功能衰竭,入院后再次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消瘦,长时间在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呼吸肌肉萎废,反复多次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仍不能脱机拔管,属困难脱机。我团队针对此困难脱机病例,加强规范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西医治疗之外,同时基于“治痿独取阳明”、“培土生金”等中医经典理论采用健脾化痰、活血利水、补肺纳肾、益气养阴的中药汤剂联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穴,并予以肺康复治疗。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后,患者成功脱机拔管,避免了气管切开,心肺活动耐受力明显增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获得满意的疗效,最终顺利出院返家。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总结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管理及近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5日至5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58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的母婴资料, 总结新生儿出生后防控隔离措施、临床特征及近期临床结局。根据母亲有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分为母亲有症状组和母亲无症状组, 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间的临床结局。结果 158例新生儿在产时复苏、转运过程及新生儿隔离病房内均全程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要求。其中男75例(47.5%), 出生胎龄(38+3±1+3)周, 出生体重(3 201±463)g, 10例(6.3%)早产, 最小出生胎龄为30+1周。6例(3.8%)出现呼吸困难, 其中4例为早产儿, 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58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7 d每日进行鼻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156例(双胎妊娠2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至分娩的时间为7(3, 12)d, 其中有症状组88例(56.4%), 均无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母亲有症状组新生儿的末梢血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59.
氯胺酮(ketamine,Ket)是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非竞争性阻断剂.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但有引起躁动、精神症状和影响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氟哌啶醇( haloperidol,Hal)是酰苯类药物,选择性阻断多巴胺D2样受体,临床上常与哌替啶或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局部麻醉以提高镇静效能[1].氟哌啶醇对氯胺酮作用的影响尚无明确的实验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拟用动物实验研究氟哌啶醇对氯胺酮镇痛、催眠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足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动物实验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高,故其取效机制是目前中医药实验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可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和Podocaylxin的表达,维持肾小球基底膜及结构完整性,保护足细胞,减少尿蛋白,发挥肾保护作用;中医药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的表达减轻肾脏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肥大,减轻免疫和炎症反应,减轻肾脏足细胞损伤,延缓疾病进程;中医药可通过调控Bax、Bcl-2基因的表达调节足细胞凋亡,保护足细胞,改善肾功能。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